1/5
柴油机消防泵、博山中联水泵、柴油机消防水泵图1

柴油机消防泵、博山中联水泵、柴油机消防水泵

2022-04-11 10:0324670询价
价格:¥0.00/件
材质:玻璃钢
产地:北京
起订:1件
供应:10000件
发货:10天内
发送询价
材质 玻璃钢
产地 北京
功率 2200W
类别 不锈钢潜水泵
排出口径 100mm
驱动形式 磁力
吸入口径 100mm
性能 变频
扬程 1206
原理 齿轮泵
重量 5518
转速 1450r/m
泵轴位置 边立式
叶轮吸入方式 单吸式
品牌 博山中联水泵
型号 3154
叶轮形式 半开式叶轮
吸入方式 单吸泵

博山中联水泵制造有限公司提醒您柴油机消防泵开车前准备工作

(1) 对照柴油机及离合器使用说明及油标加注适量机油(机油标号为CF15W/40)。

(2) 根据冷却方式不同保证机组冷却水充足。

(3) 检查水泵、离合器(适用大功率机组,可选件)及柴油机三者的同心度,根据需要作出调整。

我公司主要生产消防泵,柴油机消防泵,立式单级离心泵,消防增压稳压供水设备,立式多级离心泵,卧式单级离心泵,卧式多级离心泵,生活变频给水设备,双吸中开泵,自吸泵,化工泵,消防控制柜等**产品,资质齐全,欢迎咨询




XBC系列柴油机消防泵组是本公司严格按照**标准GB6245-2006(消防泵)及美国消防协会NFPA20(离心消防泵的安装)等技术要求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消防设备。XBC系列产品集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流体机械和机械制造为一体,本公司根据机组设备按所配用的消防泵可分为XBC-IS. XBC-ZX. XBC-TPOW. XBC-S. XBC-TSWA. XBC-WB等六大系列产品。

由于配用柴油机动力泵组不受电源的限制,能更好地为消防应急提供安全保障。同时柴油机的调速功能,使机组设备的用途和性能更为广泛,压力.流量可调性能进一步提高。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本公司还配备自行研制全自动控制系统,所有电器都采用国内外知名品牌元件,使泵组的使用性,安全性有了可靠的保障。完全能满足仓库.码头.机场.石油化工.电厂.液化气站.纺织等工矿企业的各种场合。柴油机消防泵组将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该系列设备配用的柴油机均采用国产或进口**产品,具有启动特性好,过载能力强,结构紧凑,维修方便,使用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是一种先进,性能可靠的消防设备。

目前我公司生产的XBC型柴油机消防泵组系列已全部取得中国消防产品认可证书,部分已远销欧美及东南亚等国。根据GBJ45-8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必须配备柴油机消防泵机组,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性能范围:

流量范围:5~1000L/s     Flow Range: 5~1000L/s

配用功率:5.5~1200Kw    Related Power: 5.5~1200Kw

压力范围:0.2~2.5MPa    Pressure Range:0.2~2.5MPa

转速:1500r/min  1800r/min  2400r/min    Rotation Speed:1500r/min  1800r/min

工作范围:

环境大气压力:>90KPa

环境温度:5℃~40℃

空气相对温度≤90%  

海拔高度≤1000m      

水质:常温清(淡)水在非正常的条件下柴油机的功率会达不到额定功率,为保证正常工作,应选用较大功率的柴油机与水泵配套。


消防增压设备消防增压稳压设备工作原理

本“设备”必须具备下述两项功能:

1、使消防给水管道系统**不利点始终保持消防所需压力;

2、使气压水罐内始终储有30秒消防水量。利用气压水罐所设定的P1、PII、Ps1、PsII运行压力,控制  水泵运行工况,达到增压和稳压的功能。P1为**不利点消防所需压力(MPa),P2为供水设备启动压力(MPa),Ps1为稳压泵启动压力(MPa),Ps2为稳压泵停泵压力(MPa)消防增压设备消防增压稳压设备运行控制全过程

根据计算求得消火栓系统或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不利点所需的消防压力P1,作为气压水罐的充气压力

通过计算所选项定的报导压水罐规格及a b 值,求得P2,并设定

Ps1=P2+(0.02~0.03)

Ps2=Ps1+(0.05+0.06)

平时管道系统如有渗漏等到*压情况,控制稳压水泵不断补水稳压,在Ps1、Ps2(启动、停止)反覆运行。一旦有火情,管道系统大量缺水,造成Ps1压力下降(Ps1→Ps2),降至P2时,发出报警信号,立 即启动供水设备(手动或自动启动由设计人确定),供水设备启动后,稳压泵自动停止,直至供水设备停止运转手动恢复“设备”的控制功能。

消防增压设备消防增压稳压设备型号标记

示例:①ZW(L)—I—X—10—0.16

②ZW(W)—II—X—C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