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快讯首页 频道列表

卢洪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小三通”和“大三通”

2022-02-22 17:552980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快速发展,相伴而生的建筑垃圾也日益增多。据了解,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给社会、环境和资源带来不利影响。
       “为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更高质量的发展,需要以不同时期的建筑垃圾发展模式特点作为基础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创新建筑垃圾利用发展模式。”郑州鼎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卢洪波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建筑垃圾主要由拆房垃圾、装修装潢垃圾、工程渣土、淤泥等组成。目前,固废行业面临着资源化过度解读,战略设计缺陷,商业模式陈旧,产业链不完整,缺乏协同资源,布局、规模、投资的盲目性, 技术、工艺、装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人才梯队支撑不足,政策支持不落实十大问题。
       针对当前发展现状,卢洪波表示,作为专业从事粉碎工程技术产品研究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公司通过改进装备、技术与工艺提高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的附加值;加强建筑垃圾再生制品质量控制,扩宽建材产品种类;探索适用于当下的建筑固废发展新模式;构建建筑垃圾全产业链体系,方案设计、项目规划、装备研发与制造,项目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开展一揽子长尾服务项目;实现建筑垃圾与工业固废的协同处置;召开行业会议,加强企业间、企业与行业间深度沟通与交流等多种方式实现了企业的高速发展。
       在“双碳”背景下,他认为,行业、企业在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绿色发展要从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做好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纵向产业链构建,实现“小三通”的建筑固废资源化(清运+处置+再生建材于一体),“大三通”的构建城市新生态(建筑固废资源化+绿色建设+生态构建为一体),通过“大三通”与“小三通”的构建,打造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纵向产业链。二是横向产业链协同。原料端的工业废渣协同资源化、激发剂选配;市场端的海绵城市、装配式建筑、河道、水流域治理、矿山修复;政策端的棚户区改造。即分别从原料端、市场端、政策端构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横向产业链。
       在政策方面,卢洪波认为,在源头上应在项目立项时争取到政府的优惠政策,使项目成为政府鼓励扶持的绿色环保固废项目。在项目运营时应争取财政、税收减免政策,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政策的相关公告,用好相应财税政策。在终端市场方面,应争取相应的市场引导政策,利用建筑垃圾生产的再生建材产品获得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的优先采购权,确保再生产品的终端销售渠道。另外,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固废处置项目的特点不同,争取相对应的专项资金等。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重庆:丰富城市体检维度 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近期,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召开2024年重庆市城市体检启动会暨培训会,计划在全市所有区县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实现体检范围“全覆盖”。据介绍,重庆市结合市域市情,不断丰富体检维度、完善指标体系、畅通民意表达、提升应用成效,推动城市更新工作有序开展。

0评论2025-01-17246

天津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
日前,在天津召开的住房城乡建设部2024年城市体检工作现场会上,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员会对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工作进行经验介绍。

0评论2025-01-17264

河道与城市发展有机共生的上海新实践
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上海市水务局联合编制的《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面向社会公众公示征询意见。

0评论2025-01-1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