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快讯首页 频道列表

武汉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呼之欲出

2022-03-31 15:103190

3公里跑道,可连通世界;1元钱投入,可拉动8元钱的航空产出。

临空经济是全球公认的经济引擎,是国内外城市争抢的“天机”。湖北不临边、不靠海,要开放、要与世界经济接轨,必须依靠航空。

当前,武汉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申报工作正全速推进。空港中心超5A甲级写字楼、国航湖北基地总部、临空新城第一学校等均已建成投入使用;比亚迪刀片动力电池、航发智慧城高端酒店、天河国际会展中心等产业配套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示范区全年计划新开工项目72个、总投资1560亿元。以港促产、依港建城、以产兴城、产城强港的港产城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武汉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呼之欲出。

【港】

空铁双枢纽 内陆“新沿海”

近日,沿江高铁天河站宣告落地临空经济示范区,与天河机场共同打造空铁综合交通枢纽,共建内陆地区开放“新沿海”。

“枢纽机场,是临空经济动力之源。”湖北机场集团负责人介绍,天河机场目前共开通国内外航线257条,可直航全球五大洲主要城市。2021年,天河机场旅客吞吐量198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31.6万吨,增幅均居中部第一。天河机场第三跑道建设和T2航站楼改造等工程也在推进中,进一步加强客货运能力。

2021年9月10日,天河机场B型保税物流中心开工。“项目填补了武汉空港保税物流空白,生鲜等产品到了保税物流中心,可简单加工后直接销售,不用辗转其他冷链中心。”项目运营主体——武汉航港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波介绍,B型保税物流中心整体投产运营后,将成为华中地区冷链、医药、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与采购中心,打造华中首个进口医药口岸。

总投资150亿元、占地2000亩的玉湖冷链(武汉)交易中心也将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玉湖冷链武汉公司董事长王泽称,该园区建成后,将是华中最大的冷链物流交易园区,辐射华中六省。

【产】

高端产业集聚按下“快进键”

产业,是临空经济的发展之根。

临空产业园内,周大福珠宝文化产业园二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周大福一期,2021年实现年产值95亿元,二期将建成集珠宝加工制造、研发培训、展示销售于一体的周大福华中总部,预计2023年竣工,年产值突破200亿元。

落户黄陂6年的比亚迪,计划投资100亿元,打造华中最大刀片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年产能30GWh,产值达120亿元。2022年6月,两条生产线将全面投产。

据悉,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将着力打造“3+3+3”的现代临空产业体系:即航空维修制造、航空服务保障、航空物流等航空运输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等临空高新技术产业;总部经济、临空会展、文旅商贸等临空现代服务产业。到2025年,临空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现代临空特色产业体系初步建成。

【城】

打造武汉城市圈北部支点

示范区内,施工机械的声音始终不曾消散。区域内首家五星级酒店航发铂尔曼将于今年底运营,武汉六中国际部新校区武汉康礼高级中学将于今年9月开学,三甲综合医院武汉第一医院临空分院也将于今年主体结构封顶,高品质生活配套日趋完善。

据悉,此次集中开工的基础设施项目中,临空快速通道、航城西路等道路均为跨府河通道,连接武汉主城区。连通孝感的航孝大道也已开工,同步带动城市圈发展。

“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建设,可有效发挥武汉‘龙头’引领作用,加强同鄂州、孝感等临空经济区的协同合作,推动城市圈更好地参与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武汉临空投党委书记黄峰充满期待。

黄陂区主要负责人表示,该区将锚定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的北部支点定位。目前,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总体方案已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即将获批,示范区将在建设航空客货运“双枢纽”门户、临空产业创新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引领、绿色发展先行先试4个方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助力武汉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专家观点

以点带面,带动武汉城市圈发展

——访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

曹允春,中国民航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编制过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机场集团等机场临空产业、空港物流规划,被称为“中国临空经济第一人”,也是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的产业规划编制者。

他说,天河机场,是武汉“1+8”城市圈唯一的国际客运门户,也是集客货运、机场高铁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将以点带面,带动城市圈发展。”

当前,湖北省正在打造武汉天河机场和鄂州花湖机场航空客货运门户“双枢纽”。对此,曹允春称,花湖机场以货运为主,天河机场则客运为主、货运为辅,两大枢纽机场将实现有效互补。他建议,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应加快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保税区等开放平台的建设,推进更多高端酒店、三甲医院和国际学校落地,引入更多高科技产业、头部企业,强链补链,进一步提升临空产业集聚度。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海南:鼓励存量房屋建筑用于康养产业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推动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鼓励存量房屋建筑用于康养产业。允许盘活利用现有空闲商业用房、厂房、校舍、办公用房、培训设施及其他设施提供康养服务,并

0评论2025-03-05331

扩围!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
近期,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在前期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基

0评论2025-02-18356

立法助力打造养老“幸福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要求到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扩容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到2035年,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与需求更加协调适配,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相关法规制度的支撑必不可少。我国多地制定并施行相关法律法规,以法治力量助力打造养老

0评论2025-01-17376

海南修订燃气管理条例
新修订的《海南省燃气管理条例》于本月起实施。据介绍,在条例内容修订过程中,海南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需求,注重用创新的制度设计理念和方法回应发展趋势和群众期盼,加强对燃气行业发展的正向引领。

0评论2025-01-17371

新时代城镇水务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中规院水务院学术成果发布会异彩纷呈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中国建设报社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城镇水务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中规院水务院学术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有关治水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进新时代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0评论2025-01-16408

聚焦园林绿化“小切口” 改善人居环境“大民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等作出部署。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2023年,全国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约6.6万个、完成投资约2.6万亿元。这其中,建设‘口袋公园’4100多个、绿道5300多公里、拓展草坪开放空间1.1万公顷。”一句句平实的语言中蕴藏力量、振奋人心,一个个务实的举措中鼓舞干劲、提振信心。

0评论2025-01-1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