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快讯首页 频道列表

河南开封握稳“接力棒”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2022-04-22 13:012390

“十链百园千基地”贡献了产业扶贫的“开封方案”,河南省通许县“设施农业+”扶贫模式在河南省得到推广,兰考县被评为全国首批脱贫攻坚交流基地……

曾经,开封市干部群众上下齐心,用汗水夺取了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性胜利。如今,进入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春日里,再次行走在开封大地上,随处可见广袤的田野美丽如画,乡村道路四通八达,特色产业生机盎然……全市各地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握稳“接力棒”,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坚持“高标准”,巩固成果提成色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自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开封市就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核心任务,着力抓责任、工作、政策“三落实”,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推进乡村振兴开好头、起好步。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该如何防止规模性返贫?“高位推动,狠抓责任落实”,开封市坚持把“固成果”“守底线”作为首要前提和重中之重,严格执行“四个不摘”要求,高位部署抓推进,并作出了探索。

开封市委书记高建军带头研究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市四大班子领导认真落实分包联系机制,明确市级领导包县联乡访村,县级领导包乡联村访户,乡镇干部包村联户;健全完善“日调度、周交办、月点评”、问题整改推进、调研督导工作机制;市级、县区层面均成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领导小组,各行业部门成立“1+1+1+2”(主要负责人、主管副职、科室负责人和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工作专班,强化“1+1+1+5”(乡镇党政负责人、副书记和5名以上业务骨干)工作队伍建设,各行政村原有脱贫责任组直接转化为巩固脱贫成果责任组,持续固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落实体系,有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任务落实落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开封市将驻村工作队作为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先锋力量,选优配强,打造一支“升级版”驻村帮扶队伍。针对各级帮扶人员调整和政策优化,组织了新一轮全覆盖式培训。其中,市级层面以视频形式举办了专题培训班,邀请省乡村振兴局专家讲解重点,兰考县委书记传授“兰考经验”。

动态监测帮扶是防返贫最管用、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去年7月下旬,开封多地遭受洪涝灾害。8月上旬,尉氏县前曹村等7个地区被调整为新冠肺炎疫情高风险地区。面对灾情和疫情双重考验,开封市聚焦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坚持把防返贫动态监测排查与防疫减灾同安排、同部署,确保排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

为夯实巩固成效,开封市对排查发现的符合纳入监测对象条件的农户,应纳尽纳,并及时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对所有监测对象“一对一”落实帮扶责任人,逐户制定精准帮扶措施;研究出台做好农村地区防止因灾因疫返贫致贫工作14条针对性措施,创新推出了加强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10条措施,降低了灾情疫情影响。

盯准“金钥匙”,靶向发力促特色

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进村入户,一栋栋漂亮别致的新居错落有致,一排排路灯笔直挺立……走进开封各乡村,昔日的贫困村早已换了新容颜,正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大美图景迈进。

产业是实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的治本之策和源头活水。开封市抓住产业发展根本,引领脱贫群众端稳“金饭碗”,坚持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从产业扶贫模式向产业兴旺模式转换,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蓄势赋能。

杞县围绕“种植规模化、品种优良化、基地产业化、营销市场化”,实施“大蒜富民”战略,打造从种植到储藏,再到研发、精深加工、运输、销售等全产业链条,破除了“蒜周期”收入不稳定难题,有关做法获评“全球减贫案例”最佳案例。通许县探索“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构建“设施农业+带贫企业(合作社)+基地+科研单位+保险”的产业发展格局,密切与脱贫户(监测对象)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企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双赢”。

在现有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开封市探索实施了乡村产业空间布局优化行动、“三链同构”发展行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行动、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打造行动、人才科技支撑行动等“九大行动”,确保农业产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一二三产加速融合。目前,全市39个跨县区可复制可推广的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链正在不断完善,132个扶贫产业园、1502个产业扶贫基地正在持续壮大,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效果正进一步凸显,为农民群众稳定增收注入了“源头活水”。

产业嵌特色,鼓起“新钱袋”。开封市壮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通过发展“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去年以来,顺河回族区土柏岗乡齐寨社区被认定为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杞县葛岗镇孟寨村被认定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杞县苏木乡被认定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乡。截至目前,全市“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增至9个。

时下的开封正向着河南省委提出的“当好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的希望和要求,明确提出“乡村振兴稳市”,盯准产业振兴“金钥匙”,以“三链同构”全面盘活农村资源要素,大力发展特优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争创全省乃至全国都市圈乡村振兴的示范。

绘就“新蓝图”,久久为功显底色

春暖花开时节,尉氏县庄头镇后曹村村民曹林超漫步在村内,看着路两旁的绿化树长势正盛,沿路的院墙被粉饰一新,不禁感叹,“看看俺村变化多大,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天天有人打扫卫生,夜晚出门有路灯,娱乐健身有广场,犄角旮旯的垃圾不见了,宅前屋后变整洁了,环境变美了,心情也舒畅了!”

由于毗邻贾鲁河,去年后曹村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266.67公顷良田几乎绝收,房屋和桥梁道路严重受损。灾后重建工作开展以来,尉氏县金财公司进驻后曹村,投资2800万元对村内道路全部进行了硬化,整修了道路两侧,兴建了文化墙、小广场等文化娱乐设施,开展常态化保洁,一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在洪灾后重见雏形。

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底色工程”,开封市因地制宜开展长效管护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通过定期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专项督导检查评比,健全每周交办、每月观摩督导机制,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达到100%,农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村变得更美丽宜居了。

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开封市聚焦“党建+乡村治理”,把乡村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以有效的乡村治理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兰考县仪封镇在村级推行“一拖四”党建工作模式,建立镇、村、组、户工作架构,全镇1075个联户长分包四邻群众,做好上传下达、服务群众、反映民声3项工作,把全镇党员干部系在群众身边。创新建立“周月季年”乡风文明治理体系,连续多年开展“幸福饺子宴”评选文明户、仪园春“周擂台”、兰考乡贤看仪封考察团、“最美仪封人”表彰等系列活动。今年,仪封镇上榜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榜单,打造了乡村治理的全国样板。

党支部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让曾经“软弱涣散”的仪封镇代庄村摘掉了贫困帽并成为乡村治理示范村,在奔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自2017年起,代庄村开展美丽村庄建设,在村党支部的宣传号召下,群众自发组织拆除房屋、围墙56户5000余平方米,悬挂“党员之家”标牌,评选美丽庭院及厕所革命先进家庭480余户。该村在兰考县率先发起“三捐”活动,群众积极捐钱、捐物、捐劳力,每一户都积极融入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久久为功。如今,站在新起点上,开封全市上下将持续点燃产业“新引擎”,释放发展“新活力”,提升乡村“新颜值”,以行动擦亮乡村振兴底色,绘制出村美、人和、产业兴的新图景,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海南:鼓励存量房屋建筑用于康养产业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推动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鼓励存量房屋建筑用于康养产业。允许盘活利用现有空闲商业用房、厂房、校舍、办公用房、培训设施及其他设施提供康养服务,并

0评论2025-03-05333

扩围!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
近期,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在前期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基

0评论2025-02-18357

立法助力打造养老“幸福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要求到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扩容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到2035年,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与需求更加协调适配,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相关法规制度的支撑必不可少。我国多地制定并施行相关法律法规,以法治力量助力打造养老

0评论2025-01-17376

海南修订燃气管理条例
新修订的《海南省燃气管理条例》于本月起实施。据介绍,在条例内容修订过程中,海南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需求,注重用创新的制度设计理念和方法回应发展趋势和群众期盼,加强对燃气行业发展的正向引领。

0评论2025-01-17372

新时代城镇水务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中规院水务院学术成果发布会异彩纷呈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中国建设报社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城镇水务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中规院水务院学术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有关治水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进新时代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0评论2025-01-16408

聚焦园林绿化“小切口” 改善人居环境“大民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等作出部署。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2023年,全国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约6.6万个、完成投资约2.6万亿元。这其中,建设‘口袋公园’4100多个、绿道5300多公里、拓展草坪开放空间1.1万公顷。”一句句平实的语言中蕴藏力量、振奋人心,一个个务实的举措中鼓舞干劲、提振信心。

0评论2025-01-1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