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城北十间头35号民居始建于1933年,经历时光洗礼仍保留着民国建筑韵味,是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然而,这栋留驻老街风韵的文物建筑,却头顶违法建筑“压力山大”。7日,开福区湘雅路街道文昌阁社区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在文物部门专业人士的协助下,联合城管执法人员,对该处文物保护单位的楼顶违建实施拆除,排除重大安全隐患。
“89年的文物建筑是我们的爷爷辈了,拆违保护必须支持!”看到十间头35号楼顶违建被拆除,十间头巷的老街坊莫女士拍手称赞。
十间头35号民居为砖混结构的二层中式小楼,有房屋8间,其中6间房为马某等6人的私人房产,2间房为社区自管房产,总建筑面积为232.37平方米,占地面积为172.90平方米。
该民居东侧开有古色古香的石库门,上砌门房,朝天栏杆颇具特色,外墙以“六一尺”青砖砌成,厚重结实牢固耐用,内部以红砖砌墙,致密紧凑,大方雅观。二楼为木结构,门窗厅房、栏杆扶手、木柱支架、屋顶地板都使用良好。文物部门鉴定认为,该建筑结构完整,保存较为完好,为长沙民国时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据了解,该处楼顶违建为12平方米左右的砖木结构杂屋。十几年前,少数居民为生活便利,在楼顶擅自搭建房屋。如今,屋内堆满杂物,杂乱不堪又隐患重重,还遮蔽了南侧楼顶一处保存完好且最具特色的“六一尺”青砖朝天栏杆。
在文物部门助勘下,社区确定了该违建的危险性,并多次上门告知其使用人安全隐患。经过反复解释,住户最终同意拆违。值得一提的是,为避免破坏民国风的青砖门楼,拆违采取了手工作业方式,由专业人员使用小型切割机、撬杠等工具精细操作。
随着该文物点的违建垃圾清运完毕,整栋建筑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文昌阁社区党委书记陈利霞说,下一步将启动对该文物点的修缮利用,坚持党建引领,对接多方资源,将该文物点打造成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作为文昌阁长沙文庙文化的延伸。

- 福建省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招商推介会在厦举办 12个重点项目现场签约
0评论2025-09-11

- 7层高塔楼将成街区新地标!王宫华侨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建设收尾
0评论2025-09-10

- 甘肃公交建集团太华项目房建工程最大单体建筑主体结构封顶
0评论2025-09-09

- 湖南省2025年建筑工程“质量月”活动启动
0评论2025-09-08

- 长沙主城区超高建筑群主体完工
0评论2025-09-05

- 国家级零碳示范项目!中建一局华东总部大楼项目全面封顶
0评论2025-09-04

- 中交建筑一公司南航国际创新港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0评论2025-09-02

- 北交大雄安校区学生宿舍A标段项目首栋建筑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0评论2025-09-01

- 【项目现场】无人机机场助力建筑工地实现智能化与精细化管理新突破
0评论2025-08-28

- 绮山湖科创谷项目首栋建筑主体结构封顶
0评论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