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快讯首页 频道列表

依托“一委一办” 强化“一网统管”

2024-01-09 10:332350

近年来,辽宁省沈阳市秉持“绣花匠心抓管理、全程全域求精细”的理念,以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品质为目标,坚持制度创新、科技赋能,构建“一委”统筹决策、“一办”协调监督、“一平台”技术支撑的工作体系,持续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高位统筹 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高位统筹机制。成立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宣传部部长、主管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涵盖13个区(县、市)、35个市直有关单位,将“一网统管”作为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重点,纳入“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规划。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共召开会议54次,制定《沈阳市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等文件,组织实施道路清扫、园林绿化、环境整治等专项行动,形成全市“一盘棋”推进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

设立实体化运行机构。由市城管执法局承担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精管办”)职责,强化对城市管理工作的协调调度、督办检查和考核评价,建立“日检查、周例会、月通报、季观摩”调度制度,健全领导小组、精管办和行业部门三级督导机制,开展城市精细化管理综合考评,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协同运行。2023年以来,精管办下发督办单90个,实施第三方暗访检查18轮次,推动解决重点问题1866个。

健全“路长制”管理机制。建立区长、街道办事处主任、城管执法人员三级“路长制”管理体系,组建以城市管理、公安交警、志愿者等为成员的实名制路队,对城市管理区域实行分级差异化管理,健全即时处置、平台调度、联合惩戒、应急处置、提级督办等问题分类处置机制。市内九区70个街道,设置三级“路长”1031人,组建路队947支。2022年以来,处置城市管理问题225万件,处置率达97%。

创新应用 实现精管细治

建立统一平台。全面整合城市管理相关信息系统,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联通22个市级单位、378个区级单位、99个街道和1047个社区。建立综合性数据库,形成31个专题库,完成258万个城市基础设施编码入库。建立“人工+智能”问题发现机制,接入9.6万个摄像头,运用视频采集和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全方位问题感知。对237类城市管理问题确权定责,构建问题“发现—推送—处置—反馈—评估”闭环管理流程。建立一般问题平台确定、疑难问题部门商定、推诿问题领导拍定的“三定”派遣机制,确保一般问题平台秒派,疑难和推诿问题2小时内速派,超期处置案件下降9.8%。建立“计时督办”处置预警机制,城市管理问题平均处置时长缩短至1天以内。

抓好场景应用。聚焦城市管理痛点难点,针对市政公用、园林绿化、市容环卫、城管执法等行业管理需求,开发“控渣土”“扫净路”“好店铺”“好停车”等智能应用场景。如,“控渣土”场景共享交通、公安、执法等部门数据,实现对全市3800多辆渣土车运行状态实时监控、行驶轨迹追溯回放、违规问题智能预警;“扫净路”场景对全市5000余处道路和桥梁、3000余辆环卫作业车辆状态进行实时监管,确保城市道路干净、整洁、有序。

保障运行监测。开展基础设施普查,建设风险评估体系,搭建“1+5”安全运行监测系统,“1”即依托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搭建的综合展示平台,“5”即燃气、供水、排水、供暖、桥梁等安全运行监测预警平台,目前已接入感知设备214.4万套,实时监测城市基础设施运行状况,做到对风险隐患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持续提升城市韧性。

以民为本 促进服务高效

建立人民设计师制度。坚持专业意见与居民意愿相结合,通过导入人民设计师角色,建立政府统筹组织、居民全程参与的工作机制,在街路更新、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口袋公园建设、15分钟生活圈打造等城市治理环节,充分尊重人民意愿,共征集建议28万余条,高质量推动59条街路更新、693条背街小巷提升改造、3070座口袋公园建设、1401个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面貌和市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美好。

强化群众诉求快速响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创新“未诉先办”“接诉即办”机制,利用“沈阳数字城管”微信小程序,充分调动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城市治理,实现多元共治和源头治理。聚焦沈阳市“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工作关注的48个重点方面问题,通过网格巡查上报案件15.17万件,办结率99%,全市环境卫生、垃圾清扫等投诉量呈下降趋势。

优化城市管理服务。践行“721工作法”,利用AI识别技术实现精准化“柔性执法”,按照“轻微不罚、首违免罚”原则,对2.4万余名首次违规人员实施教育、劝导;推进“非现场执法”,通过科技手段进行非现场取证,大幅减少暂扣等行政强制措施,有效降低执法风险;打造“便民生活地图”,将3264个公园、2277座公厕、173.6万个停车位、5.7万家商铺等信息向社会发布共享,为市民生活出行提供便利。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海南:鼓励存量房屋建筑用于康养产业
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推动康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鼓励存量房屋建筑用于康养产业。允许盘活利用现有空闲商业用房、厂房、校舍、办公用房、培训设施及其他设施提供康养服务,并

0评论2025-03-05331

扩围!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
近期,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在前期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基

0评论2025-02-18356

立法助力打造养老“幸福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快健全养老服务网络,优化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专业支撑、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要求到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增强,扩容提质增效取得明显进展,基本养老服务供给不断优化;到2035年,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供给与需求更加协调适配,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相关法规制度的支撑必不可少。我国多地制定并施行相关法律法规,以法治力量助力打造养老

0评论2025-01-17376

海南修订燃气管理条例
新修订的《海南省燃气管理条例》于本月起实施。据介绍,在条例内容修订过程中,海南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需求,注重用创新的制度设计理念和方法回应发展趋势和群众期盼,加强对燃气行业发展的正向引领。

0评论2025-01-17371

新时代城镇水务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中规院水务院学术成果发布会异彩纷呈
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指导,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中国建设报社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城镇水务高质量发展论坛暨中规院水务院学术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有关治水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促进新时代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

0评论2025-01-16408

聚焦园林绿化“小切口” 改善人居环境“大民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稳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等作出部署。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2023年,全国实施各类城市更新项目约6.6万个、完成投资约2.6万亿元。这其中,建设‘口袋公园’4100多个、绿道5300多公里、拓展草坪开放空间1.1万公顷。”一句句平实的语言中蕴藏力量、振奋人心,一个个务实的举措中鼓舞干劲、提振信心。

0评论2025-01-16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