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25870778

会泽丨单纯就会馆建筑来说,这里当排云南第一

   2021-11-17 半塘仙女2630
导读

会泽丨单纯就会馆建筑来说,这里当排云南第一

现代云南省地图神似孔雀,会泽县正处于咽喉位置,东邻贵州省威宁县,西接四川省会东县。按理,我对会泽不应该陌生,少年时经常路过的“会泽院”得名此地,会泽卷烟厂出品的“小熊猫”在滇省也算名产,可始终感到疏离。

或许因为阅读兴趣是中古云南,而那时期的会泽史乘缺载,即便自身与会泽存在着丝缕联系,反倒视而不见。直至今年,才第一次来到会泽县城,且是从昭通返回昆明的半道顺路,很像是欣赏霍承嗣墓、石门关题刻之后的花絮。

01

滇省七座“文献名邦”,昆明、大理、建水、通海之城区肇建于盛唐至中唐即南诏时代,并承递至今;丽江城区始创于蒙古-元时代,巍山城区至晚于明洪武年间兴修。

惟有会泽城区,只能追溯至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当时东川世袭土官禄氏,因十数年内斗而致无人继承,被迫向朝廷请派遣官吏(流官)治理,所谓“禄氏献土”。后由东川知府王永玺兴建土城,即今会泽县城滥觞。

▲会泽江西会馆一角〔摄影:蛮书〕

会泽设治,始于汉朝,称“堂琅县”。《后汉书》云,“朱提,山出银、铜”。东汉时代,朱[shū]提[shí](今昭通、鲁甸、大关)、堂琅(今会泽、巧家、东川)一带制作的铜洗颇负盛名,至今仍时有出土。

九世纪中后期,南诏世隆攻略四方,堂琅故地没于云南,因在会川之东,故名东川。此后千年,这地区都被称为东川。

02

整个中古时期,东川(会泽)的存在感不高。一方面,文献缺载,另方面,考古实证几乎没有。我们只能根据后代情况作些符合情理的推测。

世隆对东川的征服,仅是名义,类似于中原王朝的“羁縻”。大理国时代,也未真正设治;而且,理朝中后期势力衰退,东川-昭通即今滇东北地方,很可能已彻底放弃。宋王朝方面情况相同,为王朝势力所不及。

中古特别是理朝、宋朝时期,东川大概是部落割据,在两者控制以外;就云南来说,东川仍是“边地”。

元明清三朝,东川(及昭通)或属四川,或属云南。

清雍正年间,东川府、昭通府划入云南,至此再未变更隶属。

雍正五年(1727),于巧家营设会泽县,翌年(1728)移县治于东川府治,府县同城。

嘉庆十六年(1811),析会泽县设巧家厅,隶东川府。民初废府存县,为东川县、巧家县;旋即改东川县为会泽县。

1953年,析会泽县部分乡镇设东川市。

东川府的经历略有曲折,昭通府亦如此。

在昭通市博物馆,可以发现“通史厅”在汉晋陈列之后,仅有一方“袁滋石门关题刻”复制品和悬棺介绍,便是明清文物。会泽(旧东川府治)县博物馆尚未正式开放,将来若设通史展,唐宋时期多半无物可陈。

这是云南许多城镇面临的尴尬,在抽离南诏大理国叙事后,如果没有考古支撑,中古历史近于荒漠,早期有新石器、青铜器,晚近则实物尚存,唯独中间渺无人烟,一片死寂。

东川府、昭通府的历史轨迹还稍异于云南腹地,正式隶属云南较晚,中世纪时游离王权外,惟愿将来能有遗址发掘,借此补全城市的历史。

3

清朝方志谓南汉白龙年间(925-928),刘䶮[yǎn]曾派内官至东川(会泽)采银,殁于其地;当地称之为太监坟。然而,遗迹全无,实情如何不得而知。

假设传说有一定根据,明政三年(971)立于石城郡(今曲靖市)的《与三十七部会盟碑》,皇叔“抚安边塞”就有了别样意味。因为康雍以来,东川(会泽)人口构成发生相当大变化,太监坟也许只是捕风捉影。

不过,东川(会泽)出产银、铜,并吸引不少人淘金或淘生活却是真的;有人在此安家落户,其中葬身矿山者不在少数。

4

主要兴修于康雍乾时期的会泽会馆建筑群,便是东川府会泽县开采矿山的实物见证。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统称的“会泽会馆”,并非一组建筑,而是许多会馆统称,分散于东川府故城(会泽县城)内。

列入国保名单的会馆为十二省八大会馆,即湖广会馆、江西会馆、江南会馆、贵州会馆、福建会馆、秦晋会馆、四川会馆及云南会馆。

▲贵州会馆(黑神庙)〔摄影:蛮书〕

另有些府、县会馆未列入国保名单或早年已毁,有宝庆会馆(湖南邵阳)、岳州会馆(湖南岳阳)、长沙会馆、衡州会馆(湖南衡山)、豫章会馆(江西南昌及高安)、临江会馆(江西宜春)、清江会馆(江西樟树)、吉安会馆(江西吉安)。

清朝会馆文化发达,但成规模保存至今的,至少在云南省内唯有会泽一地。

当年因矿山之兴,由各地而来的商人、矿工涌入东川府(会泽县)。初到异地,人生地不熟,又不能入籍,由地域联系自发的形成了一个组织——同乡会。

官府要求各地同乡会推举客长一员及执事若干,管理和约束本省侨民;同乡会的存在,又能部分的保障其成员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同乡会日常办公的地点,便是地方会馆。

某些方面,这些会馆类似于现在的外地驻矿山办事处,但不领朝廷任何报酬。

会馆同时是神庙,供奉的是家乡共同爱戴的神明。但说共同爱戴也未绝对。

▲福建会馆(妈祖庙)〔摄影:蛮书〕

譬如福建,有妈祖、清水祖师、保生大帝、陈靖姑、开漳圣王等神明,各府县崇敬的对象似存在着区别,传闻故兴化府莆田县、仙游县都有不同;八百神明倒有点像云南的本主信仰。

可在云南省内,凡福建会馆,无一例外都是天后宫,主祀妈祖。又如云南,尊奉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土主或本主的府县不少,但在外省,云南会馆都供奉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君为多。

江西会馆又称万寿宫,敬拜许旌阳许真人。会泽万寿宫的建筑,不完全是当地风格,一望可知有江西特色。

▲江西会馆(万寿宫)〔摄影:蛮书〕

5

与“不够地道”的建筑外观相比,让人惊奇的是各会馆木柱之壮硕,其尺寸远远超过了承重需要;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在康乾盛世会泽大开发之前,当地生态环境优异,这等巨木还能幸存至清早中期。

如今环顾会泽四周,却没有看见茂密森林,而且是已经过新中国七十多年来注重保护休养生息的情况下。换句话说,整个清朝“焚林而猎,涸泽而渔”,想起前几年去禄丰县黑井(盐矿),周围山地只有几十年的小树,会泽的情况应该差不太多。

▲湖广会馆(禹王宫)〔摄影:蛮书〕

6

东川(会泽)铜矿开发虽早,然到元朝,云南省主要铜矿产区为大理、澄江。东川铜矿成规模的开采始于清初;乾隆中期,达到鼎盛,当时滇铜产量约一千二百万斤,东川府占其中半数甚至更多。铜矿辉煌发达的背后,是一段辛酸往事。

旧中国,东川妇女再嫁、三嫁非常普遍,在全国全省范围内都不寻常。

当时矿厂,有硐民开山凿矿,有炉丁烧火冶连,不论哪一工种,其生产生活环境之恶劣是现在难以想象的;长期接触粉尘,硐民、炉丁多患尘肺病,矿工多在青壮年就因此丧生。

根据清朝记录,东川矿区不事农耕,年轻矿工留下的孤儿寡母若想活命只能再嫁,依附另一矿工;但再嫁之丈夫很可能也因病丧生,不得不三嫁。“活下去”的愿望,究竟胜过了旧社会的礼法规范。

7

生活在东川府城(会泽县城)内的居民,主要是“商民”的后裔。相比硐民、炉丁,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好得多,通常能解决温饱并建盖自己的小合院。至今,故城内古旧民居尚存不少。初游会泽,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房屋顶上被当地人称为“猫洞”的瓦饰。

据说猫洞是为了改善通风、采光,因为家猫由此穿行房梁捕捉老鼠故名“猫洞”。也有人说,是当地閟畔部落崇拜老虎,所以在屋顶装饰出类似老虎眼睛的“猫洞”。两种说法都有附会之嫌,不足训。

▲北内街民居“猫洞”〔摄影:蛮书〕

从猫洞的位置和形象猜测,应与滇省其他地方的“瓦猫”同源。

昆明瓦猫多以残次瓦罐之泥坯黏合改造而来,鹤庆瓦猫则多手捏烧制,两地及很多州县的瓦猫,都明显有全兽的特征,无论像虎、像猫、像狮。而滇东北瓦猫,更加粗狂简洁,只用瓦片拼出兽首的形式。

这倒让我想起闽粤一带的“瓦狮”,本质与云南瓦猫相同,惟相当之华丽。不过也有甘肃陇南的瓦猫,和云南多数地方的瓦猫非常接近。

8

会泽的名人故居,有一处不能不去。

百年前,时为云南省最高军政长官的唐继尧,发起创办“私立东陆大学”,即云南大学的前身。学校主楼“会泽院”是在前清贡院明远楼原址建设的,“会泽”得名便因唐继尧为会泽县人;唐继尧一生履历丰富,三言两语难以概括;创办学校总是有功。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1606.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