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29033283

深调研|梅州五华:点石成金 工匠之乡打造建筑业“航母”

   2022-01-11 网易首页2340
导读

深调研|梅州五华:点石成金 工匠之乡打造建筑业“航母”

摊开一张中国地图,将五华石匠参与过的地标性石雕逐一标记,北京天安门广场华表、人民英雄纪念碑、南昌起义纪念碑、越秀山五羊石雕、珠海渔女……可以发现,五华石匠上北京、赴省城,在全国各地建设中大显身手。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秉承五华石匠精神的现代化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建筑业已成为五华的重要支柱产业,2020年全县施工总产值81.46亿元,今年有望突破100亿元大关。

小石头撬动百亿产业,这背后是五华把“硬打硬、实打实”的地域文化精神,融入县域发展大局,把建筑行业打造为主导产业。当前,五华又探索机械制造业集群化发展的新路,从打铁铺到机械制造企业,再到五华智慧机械产业园的谋划打造,将成为五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突破点。

百年至今,工匠之乡如何再次腾飞,距离打造建筑业“百亿航母”还有多远,机械制造业又能否再续当年铁匠之乡的传奇?

五华县发挥传统优势推动企业转型腾飞,打造百亿级建筑产业集群。图为惠堂体育场,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 南方+ 何森垚 拍摄

▶抛石引资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冲刺百亿产值

2021年最后一个月,工匠之乡迎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五华县足球文化公园体育场馆“天使之翼”勇夺中国建筑界“奥斯卡”——“鲁班奖”,这是本土企业在本地摘取的首个“鲁班奖”。

五华的建筑业因石而起,顺石而生。

“五华阿哥硬打硬!”一语道出当地的工匠精神,五华凭借悠久的石雕历史及数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坚守,发挥了建筑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这是一组抢眼的数据:2018年全县施工总产值达61亿元,2019年达69.6亿元,2020年达81.46亿元。特别是2020年疫情之下逆势上扬,逐年增长的数据证明了五华建筑业的实力和潜力。

“建筑业几乎占全县财税收入的半壁江山,2020年建筑业总产值81.46亿元,可以说在这个基础上,打造‘百亿航母’不是梦。”五华县建筑行业协会首任会长、广东五华一建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炽宏说。

“十四五”开局之年,广东明确要将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举措,并发布了《广东省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对工匠之乡五华来说,这无疑是利好。建筑业已然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东风已至,五华的机遇不言而喻。

从历史走到现在,五华石匠在建筑市场站稳了脚跟,打响了石雕之乡品牌。从现在走向未来,传统产业如何“老树发新枝”?打造百亿级建筑产业集群,何以可能?

抛石引资,落户五华。

建筑业是一个有机整体,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想要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团结协作是必由之路。为此,五华建筑企业总部大厦应运而生,成为抱团合作的新阵地。

值得一提的是,五华出台了《五华县鼓励建筑企业总部经济建设的奖励办法》,进驻的建企最高给予600万元奖励。此外,建企落户五华后,年产值达2亿元及以上的,还将奖励50万元,最高奖达2000万元。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奖励总部回迁及资质增项晋级企业15家,发放奖金2550万元;拟奖励总部回迁、资质增项晋级、经营贡献奖企业9家,金额917.6万元。

从原来的“孔雀东南飞”,到如今的“春暖燕回巢”。五华县真金白银对建筑企业抛出了“绣球”,催生了“归雁经济”,加速推进了五华建筑业的发展。

这是成效,但也是挑战。

“既然已经是支柱产业,就应该有更高更强的目标。接下来就是要把这个‘蛋糕’做得更大,把建筑业做强做大,发挥更大的效益。”曾炽宏如是说。

曾炽宏坦言,五华的建企现在是数量上有了,但质量上还需要下大力气提升,努力缩小差距。一方面,企业往往在房建领域竞争力很强,但在基建和钢结构装配式等领域还存在发展短板,需奋力追赶;另一方面,缺乏在全国各大“高、大、难、特、新”项目的攻坚。

五华建企应主动迈出“山门”,走出梅州,立足珠三角,面向全国去占有市场、抢抓“蛋糕”。特别是五华一建、二建、利通、国沅、开元等龙头企业,应更多地参与政府的公建大型项目、重点项目和“高、大、难、特、新”项目,全面展现五华建筑业的实力。

▶筑巢引凤

从铁匠铺到机械制造企业 集群发展是目标

一石激起千层浪,时至今日,从石雕之乡到建筑之乡,五华向国字号出发,将建筑品牌越擦越亮。

这背后,是五华坚持把“硬打硬、实打实”的地域文化精神,融入县域发展大局,从石匠、铁匠、木匠、牙匠,到如今的建筑行业、机械制造业、红木产业、口腔健康等绿色产业,发挥传统优势推动企业转型腾飞。

午后,隆隆作响,一阵机器运转声,打破了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宁静。

园内有两家机械制造业,主要生产用于石场、煤矿、砂场的筛分设备和破碎机械设备,机器销往全国各地以及部分出口。

走进广东三顺矿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原广州华兴),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三顺制造负责人张育林告诉记者,“项目总投资额约6000万元,待两期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个亿。”

三顺制造跑出了“当年动工当年投产”的“五华速度”,全面投产后年产值可达1个亿。 受访者供图

三顺制造跑出了“当年动工当年投产”的“五华速度”,而梅州市胜工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更是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上规”的跨越式发展。

胜工设备总经理廖尽兰介绍,公司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5亿元,年创税可达2300万元。

发展实体经济,重点在制造业,难点也在制造业。

近年来,五华县围绕做大做强机械制造业,根据产业发展趋势,依托传统制造行业的沉淀,优化产业结构,向机械制造业发起“冲锋号角”。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一场难度很大,但又绕不开、躲不过、非赢不可的硬仗。

2021年5月,五华县高规格召开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引资大会,集中签约了10个项目。其中,机械制造项目占其中4个,4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9.2亿元,为五华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

此后,五华抢抓广州天河区柯木塱矿山机械城旧城改造的机遇,积极对接搬迁企业,紧盯有意来五华投资兴业的企业不放松,同时全面谋划五华智慧机械产业园。

“我们早部署、快行动,已经全面启动五华智慧机械产业园的招商,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进行蹲点招商。”五华县招商和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邱明峰说,目前有意愿回乡的企业投资者,大部分都曾是五华的铁匠。

过去传统打铁铺,为何能在大浪淘沙中,在机械制造业站稳一席之地?答案是“匠”之存,“技”之在,“产”之新。

赢得发展的钥匙,在创新。张育林说,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眼下,县委、县政府提出做优新兴产业,其中就提到要加快建设五华智慧机械产业园,我们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张育林说。

将落脚点放在五华,要做好“增量”算术题,离不开重点领域突破,更离不开产业集群布局。企业既有“大象跳舞”,也有“狼群突围”,更有“蚂蚁雄兵”,这样才能使五华的机械制造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因此,能否成功打造五华智慧机械产业园,让五华又走到了一个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节点。

五华认为,在外企业家和乡贤是矿山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地将通过深入实施乡贤回归工程,紧盯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新兴产业,瞄准“打粮食”的项目和企业,着力引进“链主型”企业,带动形成机械制造产业集群。

▶补短强弱

五华速度背后的五华服务 要素保障是关键

“面对柯木塱矿山机械城旧城改造,企业很迫切,我们很需要。”邱明峰说,去年5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率队到柯木塱矿山机械城进行招商推介,与有意向的企业沟通洽谈,邀请企业投资五华、落户五华。

据悉,目前进驻五华智慧机械产业园的企业是已在五华落户的三顺制造和胜工设备,有意愿入园的企业目前有13家。

从0到2,再到13,五华任重道远,能否成功引进企业落户五华,资源要素是关键中的关键。

五华县正谋划打造五华智慧机械产业园,其中三顺制造和胜工设备已入园。 受访者供图

万事开头难,谋划打造五华智慧机械产业园的起初,摆在五华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征地资金不足,这将导致用地无法保障。

五华深刻意识到,柯木塱矿山机械城旧城改造是五华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机遇,是五华发展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对此大局大势,五华坚信只有制造业的高质量,才会有五华发展的高质量。

高质量发展,等不起、慢不得。五华当即采取措施,组织相关人员到广州经济开发区学习,探索采用“争取上级政策配套资金+地方财政自筹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的模式解决资金问题,以此来破解资金不足的局面,推进智慧机械产业园建设。

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这彰显了五华坚持产业兴县、制造强县的决心。

无论是打造百亿级建筑产业集群,还是谋划智慧机械产业园,五华坚持集中发展要素不断壮大实体经济,通过营商“好环境”让企业发展“更有劲”。

政府表明决心,企业就有信心。

三顺制造目前正规划建设二期项目,张育林再次感受到“五华速度”,“2021年12月19日申请用地,当月29日就过会了,按照这速度,相信今年能顺利全面投产。”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对一座城市来讲,良好的营商环境直接关系到其长远可持续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五华在争创一流营商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群众理解、干部支持、推进顺利的良好态势。

“我们能做到‘五华速度’,这背后得益于‘五华服务’,五华有完善的产业发展平台、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缩短了建设周期,赢得了市场先机。”廖尽兰点赞说。

振兴制造业,首要的是用地、资金、人才等各类要素更多地向实业聚集。

2020年,五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正式印发《五华县促进先进制造业及主导产业招商引资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五大项奖励政策措施促进该县先进制造业招商引资工作,培育形成高增长、高质量的先进制造业及主导产业集群。

同样在建筑业,五华在实施企业总部回迁奖、资质晋级增项奖的基础上,出台《五华县促进建筑业发展奖励办法》,新设立创新创优奖、经营贡献奖等项目,以实际行动支持企业发展。

这些政策的出台,彰显了五华“有形之手”主动支撑企业做强做大重大决心与诚意。

发展如登山,一步一重天。从龙头标杆示范、集群带动,还有人才、政策、金融的全方位支持,五华正希望通过政企合力,积极走上工匠之乡再次腾飞的新路。

对五华来说,实现赶超崛起,必须坚定不移走好“产业兴县、制造强县”之路,五华感到任重道远,更深知使命在肩。奋斗当下、放眼未来:五华制造,发展进行时!

专访

五华县委书记朱少辉:

发展实体经济是五华当前首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五华全面振兴发展的关键五年,我们要抓住苏区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站位全局、登高望远、把握‘变’与‘不变’,努力推动五华苏区全面振兴发展。”五华县委书记朱少辉在接受南方日报专访时表示,五华牢固树立“产业兴县”的理念,探索更为有效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道路,深入实施“551”工作举措,高质量构建“一城两带四区”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业兴人和、长治民乐的“工匠之乡·宜居五华”。

南方日报:振兴实体经济、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五华县将在哪些方面发力,推动五华县经济行稳致远,实现产业兴县、制造强县的具体路径有哪些?

朱少辉:五华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五次全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狠抓发展第一要务,突出实体经济、乡村振兴两大重点,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

毫无疑问,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是五华当前首要任务。关键是抓产业支撑。我们将围绕“产业兴县、制造强县”目标,立足自身园区位置、交通公路、基础条件、产业资源等实际,探索把资源要素集中投向实体经济的制度机制,统筹打造“五华河沿线和琴江沿线两条绿色产业集聚带”,努力把其打造成拉动县域经济的强力引擎。

一是做强现有产业。支持建筑等行业发展总部经济,推动电子信息、五金机电、智能家电、制酒制药、家居建材等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推动企业向产业链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二是做优新兴产业。加快建设高铁经济产业园、智慧机械产业园、粤东智慧能源数字产业基地、绿色新型建材产业园,力促景田百岁山矿泉水等项目尽快投产;以梅蓄电站首台发电机组投产、新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签约为节点,全力加快龙村清洁能源产业园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产业;对接梅州综合保税区平台,加快横琴跨境说粤东总部建设和智慧物流产业建设。

三是狠抓招商选资。继续紧盯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等领域,着力引进税收大、就业多、成长性好的“链主型”企业,力争5年招商引资额突破400亿元。同时,加强实体经济软硬环境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大众创新创业,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与此同时,五华将坚持产业引领乡村振兴,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梅州配送中心,以及茶叶、丝苗米、蔬菜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牵引作用,积极申报南药省级现代产业园创建,进一步推进梅州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坚定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实现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南方日报:梅州提出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推动梅州苏区加快振兴共同富裕,五华县在高质量发展中有哪些机遇?又将如何把握机遇?

朱少辉:“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五华县全面振兴发展的关键五年。

省委高质量加快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对老区苏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双区”效应不断增强,特别是横琴、前海等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对全省的牵引辐射带动能力更加强劲。市委立足生态发展区定位,提出集中发展要素,优先支持税收大、就业多、成长性好的项目,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

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围绕既定工作目标,一届接着一届干,一锤接着一锤敲,需要我们顺应形势变化,拓展视野和思路。

一是要吃透用好政策。抢抓老区苏区振兴、“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政策机遇,主动对接中央和省推进新时代苏区振兴发展政策,以更开放的思路、更长远的思考,谋划推进一批道路、水利、能源、电力、数字等重大项目,以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只有主动作为、乘势而上,才能把机遇变成效、把政策变红利。

二是要扎实练好内功。传承五华人“硬打硬、实打实”创业精神,进一步把改革创新、主动担当与工匠精神、苏区精神结合起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涉企服务,努力打造懂企业、懂市场的政府,创建一流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深化领导挂钩和政企“双月”沟通座谈制度,着力解决征地拆迁、管线迁移、用地指标、能耗指标、资金投入等突出问题,为产业项目落地扫清障碍。落实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真心实意、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支撑。

三是要主动融入发展。五华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对接、融入“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产业分工体系,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要注重产业链、供应链招商,积极承接“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产业外溢辐射,紧盯先进制造业、绿色低碳新兴产业,瞄准“打粮食”的项目和企业,着力引进“链主型”企业,带动形成产业集群。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上市,发挥行业龙头作用,增强竞争力。

对话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

打造对标大湾区一流营商环境 擦亮“工匠之乡”金字招牌

围绕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五华明确指出要以“产业兴县、制造强县”为目标。跳出五华看五华,南方日报就此专访了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宝剑,以专家视角为五华壮大实体经济把脉,为推动苏区全面振兴发展建言献策。

南方日报: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将实体经济摆在首位,您觉得对于五华来说,将带来哪些机遇?五华将如何立足资源禀赋和县域实际把握这些机遇?

谢宝剑: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为五华发展实体经济提供了难得政策机遇。五华作为工匠之乡,具有在实体经济中培育一批支柱产业的基础。

一方面,建筑业作为五华传统的优势实体经济,既是工匠之乡的具体反映,也是吸纳劳动力就业、富民兴业的根基,其基础将得到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五华在培育发展机械装备、电子五金等产业上,也在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中迎来了发展契机,如承接天河矿山机械制造产业转移等。

南方日报:您认为当前五华县壮大实体经济的优势是什么?接下来五华县应如何扬长处、补短板、强弱项?

谢宝剑:五华具有便利的交通优势,是梅州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门户,区位优势显著,省委、省政府近日发布的交通规划纲要将梅州定位为交通枢纽城市,五华要继续把交通优势用足用好发展实体经济。

五华人力资源丰富,是人口大县,具体而言,一是要大力培育发展制造业,吸引劳动力回流,引导人力、土地资源要素向制造业有效集聚,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向制造业倾斜。二是要补新型基础设施的短板,支持现有的制造业企业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特别是要加强传统工业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是五华当前制造业产业链条还比较短,要围绕提升制造业的产业链水平,精准招商,延伸产业链。四是要充分发挥实体经济创造就业岗位的优势,加大对农村现有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制造业发展与共同富裕互促互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营造发展实体经济的良好氛围,打造对标粤港澳大湾区的一流营商环境,发扬五华阿哥“硬打硬、实打实”的精神,擦亮五华“工匠之乡”的金字招牌。

记者观察

发展县域经济 打造制造强县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脊梁”“关键”“重器”,字字千钧。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五华深刻认识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走对走实走好,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机遇抓得住就能乘势而上、跨越崛起,抓不住就会落于人后、陷入被动。

打造制造强县,需打好产业链。一个地方的经济要有活力和竞争力,不仅需要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更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百亿级的产业集群可以将大大小小的企业“串”在一起。仅仅“串”在一起并不够,还要加快实现产业链集群化、供应链本土化、创新链自主化,这样的产业才有集聚力。要坚持立足五华发展五华、跳出五华发展五华,既注重存量提升,又引进税收大、就业多、成长性好的项目,积极打造产业链,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制造业集群。

打造制造强县,需服务好企业。制造业发展,企业是主体,企业的稳健发展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五华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数字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服务和管理能力,全面推行不见面审批,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持续推进崇商重企,以硬举措优化营商软环境,厚植投资兴业沃土。事实上,营商环境说起来很大,大到交通、产业、政策等,需要从大局着眼,统筹安排;对于企业来说,营商环境也可以很小,小到一个证件的办理,这些细节需要从小处着手,体现着一个城市营商环境。

打造制造强县,需抓好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制造业要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必须扭住核心技术这个“牛鼻子”,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五华要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抓好创新发展,引导发展要素向制造业企业倾斜。与此同时,抓制造业创新,不能只盯着新兴产业,要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绿色化转型,为制造业创新发展打开更加广阔的空间。

产业名片

●建筑业

建筑业是五华县的传统基础性产业、重要支柱产业、解决五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富民产业,是五华税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推动五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五华建筑业在产值和税收两个方面,连创新高、不断刷新纪录。在建筑施工产值方面,2021年1月至11月,完成施工总产值74.07亿元。在税收方面,2018年以来,全县建筑行业税收均占县本级税收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2021年1月至11月,建筑业实现税收4.44亿元,同比增长2.5%。

五华把建筑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全面推进建筑业发展,整合优质资源,推动强强联合,引导企业总部回迁,构建“大建筑、大产业、大发展”的新格局,全力以赴,做大做强建筑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机械制造业

近年来,五华县围绕做大做强机械制造业,根据产业发展趋势,依托传统制造行业的沉淀,全面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向机械制造业发起“冲锋号角”,点燃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1年5月,五华县高规格召开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招商引资大会,集中签约了10个项目。其中,机械制造项目占其中4个,4个项目计划投资总额达9.2亿元,为五华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增强五华苏区加快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当前,五华县抢抓广州天河区柯木塱矿山机械城旧城改造的机遇,谋划打造智能机械产业园,全力对接引进矿山机械类产业项目落户,大力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进行蹲点招商,紧盯有意回乡投资兴业的企业不放松,目前该产业园处于征地阶段。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2053.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