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41911390

海南:到2025年初步建成种业、深海、航天科技创新高地

   2022-03-26 人民网2640
导读

3月24日,《海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 发布会介绍,海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具有海南特色的“一省两市三高地”区域创新体系,争取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其中,海口市进入创新型城市先进行列,三亚市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深海、航天科技创新高地。

3月24日,《海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实施方案》(下文简称《方案》)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在海口举行。 发布会介绍,海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具有海南特色的“一省两市三高地”区域创新体系,争取进入创新型省份行列。其中,海口市进入创新型城市先进行列,三亚市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深海、航天科技创新高地。

《方案》提出,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种业、深海、航天科技创新高地,为创新型省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那么,“十四五”期间,海南如何推动该项工作?

会上,海南省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规划处处长李海璇介绍,围绕建设“陆海空”三大科技创新高地,《方案》进行了明确的部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快南繁科技城建设,高标准建设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海南),推进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建设;推进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精准设计育种中心、国家南繁作物表型设施建设。

到2025年,培育引进高水平科研团队2-5个,培育引进相关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230家、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把南繁科技城建设成为汇集高端人才、尖端育种技术的全球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和“南繁硅谷”,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南自由贸易港“陆”的科技创新高地。

二是加快推进深海科技城建设,培育建设若干海洋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深远海科技创新中心服务保障基地、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深海科考码头等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海洋生物技术公共研发基地、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南海生物多样性资源库和生物种质库等一批科研条件平台建成并投入运行,一批深海领域研究型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在深海科技城设立研究机构。

到2025年,培育引进深海领域科研团队2-5个,培育引进相关产业链高新技术企业230家、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初步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海”的科技创新高地。

三是加快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培育建设空间对地观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成星箭研制、航天先进制造、发射、航天应用的航天科技创新平台3个;加快发展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的空间大数据、空间信息应用产业,推进形成涵盖航天科普、教育、旅游、综合服务在内的航天旅游产业。

到2025年,培育引进航天领域科研团队1-3个,培育引进相关产业高新技术企业40家、营业收入达到70亿元以上,培育形成海南自由贸易港“空”的科技创新高地。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259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