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好春光,实干筑新城。春日暖阳下,环顾淄博市一个个重点项目工地可谓催人奋起。从稳步推进的城市快速路网到热火朝天的沾临、临临、济高、济潍高速公路工程,从拔地而起的青科大淄博产学研基地到通江达海的小清河复航工程,目标"进度条"不断刷新,每天都有可喜的变化。
建筑业是淄博市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富民产业。早在上世纪80年代,桓台县就以"建筑之乡"的美称享誉大江南北。而今,淄博建筑业有着怎样的地位?
连续五年位列全省五强
"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越来越稳固。"这是一位老建筑人的切身体会。
此言不虚!2021年,全市建筑业围绕"全域融合统筹、主城提质增容、打造公园城市、交通快速通达"城市发展思路,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参与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29亿元,同比增长10%,总量位居全省第5位,增速位列全省第4位;缴纳税金32.3亿元,同比增长17%,实现了逆势上扬。
目前,全市建筑业从业人员已超过24万,其中85%以上是农民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了巨大贡献,建筑业越来越成为淄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一季度,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27亿元,同比增长9.3%,令人欣慰。
从"大"到"强"华丽转变
成绩背后,有一支不断发展壮大的建筑业队伍。截至目前,全市建筑企业已达1818家,其中特级资质5家、一级资质90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有140余家,其中超百亿企业2家,50至100亿元的企业4家,10至50亿元企业14家。全市建筑行业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骨干企业为支撑的高质量企业梯队已然形成。全市建筑业正从"建筑业大市"向"建筑业强市"迈进。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近年来,在台风防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舱医院和隔离点抢建、市级重点工程建设等重大考验面前,全市建筑企业主动请缨,尽锐出战,勇做最美"逆行者",用实际行动阐释行业担当。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淄博校区重点工程建设,以金城建设为代表的淄博市建筑企业,以铁军精神抗疫情、斗严寒、战酷暑,提前52天兑现了一年建设一座大学校园的承诺;另外,青岛科技大学淄博教科产融合基地项目,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一期工程仅用138天便实现主体结构封顶,跑出了淄博装配式建筑新速度。
获奖数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近年来,淄博市以思想"破冰"实现行动"突围",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出击",先后出台了《扶持建筑业发展壮大十二条意见》等多项激励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建筑业做大做强。
与此同时,淄博市积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对外向型企业承建的外地市项目荣获省级以上奖项的,按照有关规定享受本地奖励政策。对市外施工产值超10亿元的,可直接入选次年度骨干企业名录库。对在市外承揽项目,根据当年一般计税工程开票收入,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至200万元奖励。对外出施工产值较高、增速较快的建筑企业给予适当信用加分。目前,全市建筑业已形成了立足淄博、深耕全省、辐射全国的格局。2021年,有上百家建筑企业在河北、江苏、内蒙古、天津等11个省区市承揽工程,出省产值超202亿元,同比增长14%,态势喜人。
辛勤付出注定有喜人回报。2021年,全市广大建筑企业用匠心回馈社会,全年共获得鲁班奖4个(全省仅有7个)、国家优质工程4个、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1个、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2个、中国安装之星奖5个、中国钢结构金奖1个……获奖数量和质量均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建"立新丰碑、"筑"就新辉煌。淄博建筑业扬帆远航,值得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