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是最近发生的最严重的一次全球危机,但这可能不会是最后一次——除非人类停止对自然的贪婪掠夺。人类发展的下一个前沿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不是对抗,需要改变社会规范、价值观以及政府和财政激励措施。
2021年《香港特区施政报告》宣布,未来15年至20年投入约2400亿港元,推行各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力争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从2005年的水平减半,2050年前香港实现碳中和。
根据《2020年全球建筑和建造业状况报告》,建筑业占全球最终能源消费量的36%,占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7%。
香港高楼大厦林立,建筑占了香港90%的用电,超过60%的碳排放是由建筑里面产生的,香港要实现2050碳中和策略,建筑物节能减排对香港能否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十分关键。
香港新建筑基本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利用数字化建造,采用世界级环保低碳材料。中鹰黑森林投资集团副总裁、知名债务重组专家王佳佳博士表示,问题在于现有的5万栋存量建筑,超过1000栋的甲级写字楼,对于现有建筑去做数字化、科技化改造,以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非常具有挑战性。
虽然非常具有挑战性,但同样培育了一个新的市场,利用人工智能(AI)和物联网(IoT)技术研发的一套建筑物中央控制系统,综合分析系统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借分析大量营运历史数据,预计能源用量,从而优化和规划建筑物管理系统,侦测问题所在并进行预防性维护。
王佳佳博士指出,双碳目标与数字科技发展相得益彰,数字科技是经济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驱动。良好的双碳实践需要创建和管理一个集中和统一的数据平台,为企业减碳数据的有效性、减排目标的准确性及管理体系的有序运行提供科学支撑。
未来,能源互联网、智慧零碳园区等数字基础设施投入将持续加大,新的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因此,云计算、物联网、智慧能源、虚拟工厂等底层技术及其在ESG(环境、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如碳交易、供应链温室气体排放等)值得关注。
随着减碳目标的推进,ESG逐渐成为一个全球共同的重要议题。2019年,全球范围内流入ESG基金的资金为2850亿美元;2020年,激增至5420亿美元,2021年仅仅前11个月就已达6490亿美元。
王佳佳博士表示,中国ESG投资处于早期的阶段,市场潜力巨大,增长迅速。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对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高排放行业进行重大产业结构调整,绿色转型涉及百万亿元的投资。
2022年5月15日起施行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加入了ESG披露内容,很快就要推出准则要求强制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