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44936036

2022(第四届)健康建筑大会在京开幕

   2022-08-15 中国建设新闻网2350
导读

近日,以“推动健康建筑协同创新,加快健康人居迭代升级”为主题的2022(第四届)健康建筑大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由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

近日,以“推动健康建筑协同创新,加快健康人居迭代升级”为主题的2022(第四届)健康建筑大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由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绿发”)、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


来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研究所等多家部委、机构和企业的代表出席了大会,围绕健康建筑标准化、建筑健康设计理论和人居环境品质提升等主题进行交流研讨。


大会开幕式由健康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清勤主持。王清勤表示,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按照党和政府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行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广泛集聚优秀的资源和社会力量,不断推动健康建筑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齐贵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王玮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齐贵新表示,健康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形成了学科交叉、行业融合、主体协同的新发展格局,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重要的实践成果。“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健康建筑应该抓住战略机遇,加快自主创新发展步伐,为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作出更大的贡献。王玮在致辞中提出:“我们必须从更高层面,更科学、更细致地规划好未来建筑的发展。通过贯彻落实健康理念、推动科技创新、加强行业联动,提升上下游辐射能力,加快团体标准完善,加强国际合作成果输出等举措,促进健康建筑向更高水平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庄惟敏指出,以研究为先导的设计是当下我国建筑业理性发展的重要体现,健康建筑则是以研究为先导开展建筑设计的重要抓手。建筑不再是一个外观的表现,而在于它内在的品质,这也是进入存量时代,在城市更新和建设里最重要的任务。


作为本次活动主办方,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瑜在致辞时指出,“建筑产业向绿色化、健康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大势所趋,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促进改善民生、保障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等方面,建筑产业需要发挥出支柱产业的更大作用。”孙瑜表示,中国绿发将秉持引领创新共赢理念,不断深化与各界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整合、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助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健康建筑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力量。


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王丹在开幕致辞中提到,这次健康建筑大会延续了前几届大会的传统,以建设高质量健康建筑为支点,加快健康人居迭代升级,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加强系统集成,推动健康建筑协同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原院长刘德培在分享报告中指出,健康建筑应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完善,保持先进性、实用性、包容性、系统性,提高科技产能,发挥健康赋能,产生更广泛、更显著的社会价值。


大会分主论坛和分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主论坛,铂金级项目吉林省长白山鲁能胜地、铂金级项目河北省华中小镇、铂金级项目杭州千岛鲁能胜地一起获颁首批“健康小镇”标识。


此外,众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在分论坛围绕健康建筑标准化发展与关键技术,建筑健康设计理论、技术与实践,建筑产品健康升级与应用创新,人居环境品质提升与优化策略四大主题展开热烈研讨,为健康建筑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思路,展现了新力量。中国绿发结合近年来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实战经验,从健康建筑提升社区人居环境、规划建设铂金级健康小镇项目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分享。中国绿发将绿色、健康建筑发展提升到企业战略层面,协同行业数十家权威组织和机构打造《中国绿发健康家园产品标准》,中国绿发针对所有在建、新建项目实施绿色建筑全覆盖,住宅项目绿色、健康建筑全覆盖。截至2022年7月,累计获得214项绿色建筑和健康建筑(社区)认证,总面积达3900万平方米。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377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