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272370755

让老房子焕发新活力——重庆南岸区老旧小区改造掠影

   2023-04-13 中国建设新闻网2530
导读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动城市更新、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的精神,重庆市南岸区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优居这个基点,创新通过“多维提升、活化更新、文创赋能”工作路径,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将老旧房屋改造成好房子,多维度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近日,记者从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为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动城市更新、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的精神,重庆市南岸区牢牢抓住让人民群众安居优居这个基点,创新通过“多维提升、活化更新、文创赋能”工作路径,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将老旧房屋改造成好房子,多维度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六位一体打造好房子

重庆市南岸区花园路街道金堰社区的团圆堡老旧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停车难、车行通道缺乏、屋顶漏水、排水管网堵塞等问题常常困扰小区居民。

2021年年初,团圆堡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开工。在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指导下,南岸区花园路街道通过召开社区院坝会、走访上门等方式,收集到居民最迫切的需求。根据居民的需求,整合小区闲置空间新增200多个停车位、解决屋顶漏水“老大难”问题以及改造排水管网等,不断提升老房子品质;同时,增加的200余个停车位所得收益反哺于民,实现业态发展与社区环境提升的良性互动。另外,团圆堡片区老旧小区还开展外立面装饰、绿化带提档升级、修建休闲长廊等一系列“微更新”,使得小区旧貌换新颜。

南岸区通过首创“政府部门团队+工程设计团队+四川美院团队+运营策划团队+三师服务团队+居民代表团队”六位一体设计合作模式,采取入户走访、院坝会沟通、问卷调查、改造方案公示等形式,清单化解决老旧小区居民“急难愁盼”问题,“硬件改造”和“软件提升”齐抓,确保小区改得精心、居民住得安心、效果持久维新。

活化更新唤醒烟火气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南岸区注重以“微更新”“微手术”的手法活化老旧小区闲置资源,致力改变老旧小区常见的“人去楼空”的消极状态,营造宜居宜业的市井烟火气。

南岸区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充分利用老旧小区内部空余用地或拆除原有建筑、设施腾出空间,修缮、新建党群服务中心,新增社区食堂、养老、托育等服务设施。

据介绍,为营造适宜老百姓生活的烟火气,团圆堡片区整合社区零碎资源,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建成全市第一个集党建、教育、文化、养老、就餐、办事、治安于一体的社区党群服务阵地,构建15分钟党群生活服务圈。

社区开办的老年学校、护理学校,拓展了老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还能传播各种科普知识;即将开班的青少年活动室,能够极大地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升级后的社区食堂,提供外卖、炒菜等服务,居民可以线上点单,在家办家宴,还可以邀请食堂师傅上门帮忙。“现在生活在这里真的很安逸,一些曾经搬走的老邻居又搬回来住了。”居民王英笑着说。

文创赋能改出文艺范

在实施老旧小区保护性改造、功能性完善的同时,南岸区还非常注重挖掘并呈现老旧小区在传统风貌、历史文化和乡愁记忆方面的文化魅力,多层面实施改造的“内在赋魂”,以沉浸式文化体验引发历史文化新认识,营造特色人文街区,激发在地文化共鸣,增强居民文化自信。

在弹子石石桥小区改造中,南岸区充分挖掘辖区历史文化元素,厚植文化底蕴,创作绘制了“码头闲茶话沧桑”“民国早餐铺”等历史场景再现壁画,以工匠精神、“绣花功夫”把百年石桥文化融入到文创中,因地制宜将小区人文特色与城市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既保留老街区原始肌理,较好地再现独具特色的山城茶馆文化,又让居民记住历史,留住乡愁,使这里曾有的“旧故事”,穿上了“新衣裳”。

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南岸区将持续做好老旧小区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加速构建完整居住社区,努力实现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的转变,让老房子焕发新活力。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526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