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271009115

“保护与更新”让千年古镇更宜居

   2023-07-17 中国建设新闻网2230
导读

上海古镇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通过深挖区域文化旅游特色,积极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在形成多赢格局、提供优质特色服务、完善营运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成效初显。

上海古镇在城市有机更新过程中,通过深挖区域文化旅游特色,积极回应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在形成多赢格局、提供优质特色服务、完善营运模式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成效初显。

上海基层街镇坚持贯彻“人民城市”理念,围绕人民安居宜居,先后对朱家角、泗泾、召稼楼等古镇进行更新改造,探索扩大红利辐射、文化传承发扬、商旅产业融合、联动发展的新路径。

提升人居环境 完善功能服务

上海在做好古镇风貌保护的同时,着力做好古镇“古色”文章,将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深挖家门口文化旅游发展的突破口,镇容镇貌明显改观,村民生活幸福感与获得感有效提升。

走进1700多年历史的朱家角古镇,城隍庙、园津禅院、朱家角人文艺术馆、延艺堂……小桥流水,飘香的扎肉和粽子,让人难以忘怀。

近年来,朱家角镇围绕文旅发展,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在昔日的水乡古镇先后投入了10多亿元,对古镇基础设施、道路桥梁、综合管网等进行改造。为了提升游览体验度,朱家角还专门修了一座“新桥”,现在古镇游道真正实现了“走”通,游客可以选择单循环的方式,不再往返走放生桥来回,更加直观全面领略古镇的全貌。

在松江区,有着1200年历史的泗泾古镇,历久弥新。近年来,泗泾镇聚焦6个区级文保单位和48处文保点,完成了文保建筑修缮15处约10000平方米。新增各类绿化景观、口袋绿地600平方米,样板段沿街商户、安方塔及塔园内基本完成亮化景观打造、设置临时停车3000余平方米,新增停车位250余个。

如今,看着焕新归来的泗泾古镇,居民赞不绝口。“开心开心!我是土生土长泗泾人。”今年八十岁的王大伯说,已经有五十年没有见到这样热闹的泗泾古镇,欢迎更多游客来泗泾。

深耕文化传承 厚植民生沃土

更新后的古镇,不但最大程度保留原有文化特色,延续居民生活习俗,而且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文旅产业,让传统记忆在传承中延续,在发展中创新。

凌晨三点半,千年古镇朱家角的江南第一茶楼灯火通明。原来,朱家角居民有早起去茶楼喝茶的习惯。每天凌晨三点半,茶楼便开门迎客,烧起茶水,为六十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早茶。店主介绍,早上四五点左右,附近的居民老伯伯们就会陆续来到这里,品茶、闲谈、下棋,享受朱家角古香古韵的早茶文化。

召稼楼古镇开发文化书院、综合文化体验馆,与上海戏剧学院合作,进行文化演绎和互动,以现代的手法重塑学堂文化场景,发展特色展演文化平台,展现召稼楼文化客厅。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5902.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