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40714148

顺利封顶!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核心建筑完成浇筑

   2021-07-01 南沙新区见·闻2900
导读

6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香港回归24周年即将到来的日子,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一期工程第一栋核心建筑最后一块顶板完成浇筑,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6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香港回归24周年即将到来的日子,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一期工程第一栋核心建筑最后一块顶板完成浇筑,主体结构顺利封顶。

这标志着该项目取得了关键性的节点胜利,港科大(广州)这一粤港合作、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落地大湾区的进程往前推进一大步,将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注入更多国际化的创新要素,提升粤港科技创新的对外辐射能力。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校长倪明选教授发来致谢视频。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黄晓峰、港科大(广州)(筹)副校长吴景深、南沙区相关单位负责人和项目各参建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建设路途精诚协作、日夜奋战

全力打造国际一流工程

“从去年11月正式动工,到今天校园核心建筑教科研楼封顶,仅用了不到八个月的时间。这是中国速度、广州速度、南沙速度!”倪明选在致辞时如此表示。

据悉,该项目日常现场有近3000名管理、设计、技术、施工人员,他们“三班倒”、日以继夜地在工地辛勤劳作,高峰时期现场有超过5000人同时作业。

据黄晓峰介绍,自去年6月份开工建设以来,南沙和香港双方精诚协作、日夜奋战,在工期紧、任务重的前提下,克服疫情给两地通行带来的不便影响,两地设计单位充分对接,实现粤港设计和建设标准衔接,建设单位克服高温酷暑、雨季汛期等恶劣天气,科学组织管理,严抓质量安全,顺利实现了科教研楼6月30日封顶节点目标,为粤港澳全面合作提供了典型示范和宝贵经验。

港科大(广州)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约63.6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约95.85亿元,工程建设投资60.61亿元。项目预计2022年3月完工,5月移交香港科技大学(广州),9月可达到开学标准。

港科大(广州)项目建设历程并不轻松,项目初步设计由外国设计团队KPF事务所负责,具体设计施工图由华南理工大学设计院落实。由于疫情影响,KPF事务所与华工院无法进行现场沟通,每次就设计细节进行研究时都需要克服时差影响,从晚上9点工作到凌晨。

港科大(广州)效果图

南沙产业园管理局局长张乐春说:

因南沙地质情况特殊,项目开工前专门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做软基处理,极大改善了施工环境,缩短了施工时间。而学校设计复杂、沟通成本高、落地难度大也为施工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有些楼每一层都有所不同,甚至还要在建筑里做拱桥。在多重挑战之下,参建各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克服困难,加班加点,实现平均每月完成投资3.5亿,高峰期每月完成投资7亿的“南沙速度”。

粤港合作建设项目,各方面的标准都要符合国内的验收规范,不是简单一块板的尺寸从英寸换算成厘米的问题,而是一整套设计施工标准体系的对接导入。

中铁一局港科大(广州)项目经理陈国平表示:

此次重大工程进展是项目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一直以来,项目人员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不畏艰难险阻的“铁道兵精神”,通过科学严密的组织安排,积极沟通建立信任,一步步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断推进工程建设,顺利完成了多个节点任务。各参建单位都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在全力投入建设,今后将不断加快建设步伐,向建设高质量国际一流工程目标奋进。

多领域统筹布局

为南沙发展注入文化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南沙一直致力促进粤港澳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融合联通,近年来引进了许多合作企业和项目并不断优化布局,港科大(广州)则是文化教育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合作内容。

港科大(广州)是粤港双方合作实施的一个重量级项目,从规模、合作时间、合作形式上可以说是空前的。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南沙投资153亿建设20个配套子项,以百年精品工程带动人才注入,以高质量教育促进南沙经济腾飞。

港科大(广州)效果图

据悉,港科大(广州)选址庆盛枢纽区块,校园风景优美,科学设计三条河涌流经校园,将岭南传统水乡自然景观和现代高端科技进行糅合;周边配套商业广场、办公楼及公共交通枢纽为一体的新鸿基庆盛枢纽站场综合体,规划有国铁、城际、地铁等轨道交通6条,高快速路3条,乘坐高铁去往深圳21分钟,香港35分钟,乘5站地铁即可到广州大学城。

黄晓峰表示:

南沙高度重视港科大(广州)项目建设发展,将粤港深度合作贯穿建设全过程,在建设过程中衔接粤港标准,实现制度机制连接;学校建成后将在科研、科创方面实现粤港人力资源连接。

港澳青年职在南沙

人才流通促粤港合作更紧密

对于决心投身大湾区建设的香港青年洪逸曦来说,港科大(广州)在南沙的建设意义重大。

洪逸曦说:“这是我来到南沙入职产业园管理局后参与的第一个项目,很高兴看到粤港在高质量人才教育上实现融合联通,能参建这个项目对我来说是一种荣誉,期待看到学校建成后能加深粤港两地青年交流,吸引其在南沙就业,促进人才流通,让粤港经济科技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都更加紧密。”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校长倪明选教授通过视频表示祝贺。

倪明选说:“这是我们校园中首个封顶的建筑,也是未来港科大(广州)的学术及研究中心建筑。今天的封顶,标志着校园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也是学校筹办工作的重要节点。”

倪明选衷心感谢广州市、南沙区各级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关心和支持港科大(广州)筹建的社会各界人士,以及港科大(广州)校园的建设者。

他表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团队有信心、有决心,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将港科大(广州)建设成为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合作办学的典范、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港科大(广州)(筹)副校长吴景深介绍了学校筹办的进展。

“今天封顶的核心建筑,未来将迎接多个尖端科研实验室进驻,包括:纳米系统制造实验室、电磁/声波实验室、材料表征与制备中心、高分子聚合物实验室,等等。未来的港科大(广州)校园将是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校园,是各项创新成果落地的试验场,更是一个‘生活实验室’。”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的规划与筹设

在人才招聘方面,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持续面向全球招聘高水平人才,包括教学、科研和行政人员。根据规划,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办学第一阶段为2022年-2027年。在第一阶段,大学将在全球招聘专职教师400人,博士后研究员200人,行政管理和教辅人员800人。

根据规划,到学校明年9月开学时,将有约150名专任教师。目前,已有70多位教师到岗、或已接受聘书。其中,有多位港科大清水湾校园的资深教师将前来广州参与创校工作。

港科大(广州)效果图

在学生培养方面,港科大(广州)计划在办学第一阶段集中力量办好研究生教育。根据规划,港科大(广州)未来的学生规模约为10,000人。首阶段,学校将招收4000名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目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处于筹设阶段。

从2019年起,以香港科技大学为招生主体,实施“学术先导计划”。此计划的目的,着眼于聚集相应的师资、完善相应的培养方案和积累教学资源,为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开办、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提前打好基础。

港科大(广州)效果图

据统计,2019年,香港科技大学“学术先导计划“招收100名学生,2020年招收了近160名学生,2021年招收了约150名学生。

待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各方面条件成熟时,“学术先导计划”的学生将进驻广州校园,进行学习和研究。

2019年9月,港科大(广州)获教育部批准筹备设立,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获批的首个具有法人资格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机构。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将采用独特的枢纽架构模式,下设信息、系统、功能、社会四个枢纽,开展交叉学科研究,致力于为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重大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64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