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318971701

石家庄高铁片区超高层地标建筑项目正式启动塔楼基础浇筑

   2025-07-04 中国新闻网2360
导读

近日,由石家庄城发投集团建设、中建三局承建的石家庄高铁片区超高层地标建筑项目,经过120小时连续紧张作业,成功完成了2.7万立方米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任务,按下工程建设“加速键”。石家庄高铁片区超高层

近日,由石家庄城发投集团建设、中建三局承建的石家庄高铁片区超高层地标建筑项目,经过120小时连续紧张作业,成功完成了2.7万立方米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任务,按下工程建设“加速键”。

石家庄高铁片区超高层地标建筑项目位于石家庄市高铁商务区内,总建筑面积达45.9万平方米,规划建设258米主塔楼和200米副塔楼及裙房。项目将建设集高端商圈、会议展览、商务办公、休闲住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地标建筑,建成后将打造省会新地标,重塑城市天际线。

筏板是建筑的核心基础,此次浇筑的2栋塔楼基础筏板面积达9000平方米,需浇筑混凝土方量达2.7万余方,最厚处达8.9米。浇筑任务面临温度控制复杂、混凝土浇筑量庞大、钢筋结构密集、工期短、交通状况复杂等诸多挑战,具有“难度大、规模大、精度高、深度深”的特点。为保障施工进度与质量,施工方通过科学规划和周密部署,成立8个攻坚组,从行车路线规划、泵车配置、现场场地布置、车辆调度到应急保障措施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和周密部署,共投入11台天泵、100余辆罐车,确保混凝土浇筑一次成型。
在养护和温度控制方面,面对高温天气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裂缝控制的“难题”,施工方综合运用多项创新技术进行破解。在浇筑前,预先安装了“自动测温装置”,对底板混凝土进行实时监测;针对芯筒区域,布置3层冷却水管,通过精准调控管内流速,控制内外温差。浇筑完成后,采用塑料薄膜与双层保温被相结合的保湿养护方式,以确保在保湿条件下加速混凝土强度的增长,确保混凝土内外温差可控,从而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
作为超高层建筑,建设方和施工方计划在后续建设过程中采用多项国内高精尖技术,包括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轻量化空中造楼机、单塔多笼循环施工电梯等超高层施工关键技术,以及5G远程控制塔机、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智能测量机器人等创新技术应用。同时在设计-施工-运维三阶段两接口全生命周期深度应用BIM技术,在模型轻量化应用、AR及VR可视化自主研发、智能化、参数化深化设计、跨专业综合协调、可视化施工交底、智慧安全、质量样板、辅助场平布置等方面全面应用,致力打造智能建造和绿色建造的标杆项目,刷新城市天际线。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774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