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快讯首页 频道列表

提升建筑能效 助力低碳发展

2022-01-14 11:0825820

1.jpeg


       建筑领域是实施节能降碳的重点行业领域之一。截至2020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66亿平方米,对减少碳排放贡献突出。提升建筑能效水平,要加快更新建筑节能、市政基础设施等标准,提高节能降碳要求,释放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潜力。


       节能降碳,要抓重点行业。国务院此前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更新建筑节能、市政基础设施等标准,提高节能降碳要求。


       我国建筑总量规模大,要提升建筑领域节能标准,当前进展如何?接下来应重点开展哪些工作?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和行业专家。


       绿色建筑实现跨越式增长


       色彩缤纷的铝合金格栅斜向交叉,在夜间的光影作用下,仿佛飘落的雪花……北京冬奥会冰球训练场馆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不仅有超高“颜值”,还实现了超低能耗。“场馆采用二氧化碳制冰,相比常规制冷剂能够提升40%效能,制冰余热回收后,还可用于热水供应等。不仅如此,屋面安装的600千瓦光伏发电板能实现年供电约70万千瓦时。”参与场馆建设的中建一局五棵松冰上运动中心项目经理冯延军说。


       近年来,我国建筑节能标准稳步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司长田国民介绍,自1986年颁布第一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来,我国建筑节能经历了“三步走”,即在上世纪80年代初普通住宅采暖能耗的基础上,建筑节能比例逐渐达到30%、50%、65%。30余年时间,我国颁布了居住建筑节能(五类气候区)、公共建筑节能、农村建筑节能、节能产品等标准规范,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节能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


       根据测算,截至2019年底,我国新建和完成节能改造的建筑,每年可实现节能能力近3亿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4亿吨,有效减缓了建筑能耗总量增长速度。


       与此同时,我国绿色节能建筑实现跨越式增长。截至2020年底,全国城镇当年新建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77%,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超过66亿平方米;累计建成节能建筑面积超过238亿平方米,节能建筑占城镇民用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3%。根据《行动方案》,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建筑节能对于减少碳排放的贡献突出。尤其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后,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有助于节能及绿色发展理念在建筑全领域更有效落地。”田国民说。


       建筑节能降碳面临一定挑战


       据介绍,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上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依托建筑提供服务场所的第三产业将快速发展,我国建筑用能强度和碳排放强度还会有较大幅度增加。未来建筑领域还将释放巨大的节能降碳潜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挑战和压力也不小。


       例如建筑建设成本上升,面临一定资金压力。“提升节能标准,意味着要降低窗户传热系数、加厚保温材料等,成本会有所提升。另外,我国既有居住建筑存量大,节能改造等工作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田国民说,当前政府在推动建筑节能工作中仍发挥主要作用,合同能源管理、碳交易、综合能效服务等市场化推动机制尚有待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也在探索之中。


       同时,技术攻关仍需继续推进。“比如建筑节能改造的外墙保温材料厚度已经达到15厘米至18厘米。如果进一步提升节能标准,墙体穿的‘棉袄’可能要更厚。这样一来,保温层脱落、易燃的风险也将加大。未来,还要积极研发相同保温效果但更轻薄、防火性能更良好、使用寿命更长的外保温材料。”田国民告诉记者。不仅如此,高效节能门窗,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等建材,装配式建筑连接处防水技术等,都需要依赖更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提高建筑的能效。


       除此之外,推进建筑节能还面临一些瓶颈: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视程度仍然不高;城乡建设领域“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粗放式建设方式有待转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在城镇与农村之间、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适应农村特点的政策、标准、技术及制度有待完善。《行动方案》提到,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城市更新和乡村振兴都要落实绿色低碳要求。


       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410个钢结构构件、197个屋面单元板块、170个光伏幕墙单元,累计只用了7个昼夜,建筑面积达1063平方米的国家能源集团光伏建筑一体化中心墙体就像“搭积木”一样装配好了。


       相比传统现浇方式,装配式建造不仅速度快,还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建筑垃圾排放,并且能减少扬尘和噪声等环境污染。数据显示,2020年,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开工装配式建筑达6.3亿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


       除了推广新型建造方式、减少施工现场材料浪费和能源消耗,接下来将如何深入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


       《行动方案》提出,推动城市组团式发展,科学确定建设规模,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过快增长。建设高品质绿色建筑,进一步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加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强建筑运行管理。在提升建筑节能标准方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业总工程师徐伟建议,应加快“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建设,推动建筑节能工作逐步迈向能耗、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


       此外,还需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例如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积极推动严寒、寒冷地区清洁取暖,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等。《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如今,多地推出相应政策鼓励建筑节能:河北的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对高性能门窗、专用特种材料等超低能耗建筑专有部品部件生产企业给予倾斜;黑龙江提出,在土地供应、行业管理、税费等方面出台实质性优惠政策,引导各地保障性住房建设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广东对建设、购买、运行绿色建筑或者对既有民用建筑进行绿色化改造的,出台资金支持、容积率奖励、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


       接下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各地进一步压实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责任,完善相关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泸州泸县建筑业协会服务建筑行业成绩显著
春光正好,奋进当时。4月25日,泸县建筑业协会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五一”劳动节表彰大会在泸州泸县建筑总部隆重举行,县政协副主席朱兵及县财政、民政等部门领导,建筑行业精英、企业代表与齐聚一堂,共同回顾

0评论2025-04-29168

海螺集团携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及华为发布水泥建材行业首个大模型
日前,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海螺集团、华为联合举办的水泥建材人工智能大模型成果发布会在安徽芜湖成功举办,这是水泥建材行业首个大模型,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024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AI技术

0评论2025-04-29140

业界专家探讨通过技术突破助力建筑节能新生
2025中国制冷展近日在上海开幕,其间举办“AI智启建筑新生”发布会,业界专家探讨如何通过软硬件技术突破与协同,助力建筑节能新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伟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碳排放“大户”,要实现碳中

0评论2025-04-29181

江西建筑业发展“三量齐升”
建筑业作为江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稳经济、稳就业、稳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自江西建筑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后,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坚持以科技为引擎、向创新要动力,打造了一批数字设计、数控生产、智能

0评论2025-04-22217

AI让建筑业“涅槃重生”
当前,建筑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相较于其他行业,相对滞后。究其原因,无外乎建筑业本身的特点所致。建筑产品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产品,其他行业的产品都是固定生产线生产的“流动产品”,而建筑工程是由一个流动的生产线生

0评论2025-04-22214

吴中推动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绽放新彩
近日,江苏省苏州太平天国军械所遗址项目保护修缮启动。此次修缮将通过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和现代修缮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还原老宅历史风貌,同时融合全新业态,推动老宅焕发新生。作为“香山帮”的发源地,近年来,苏州

0评论2025-04-2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