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快讯首页 频道列表

北京西城区将数字化复建中轴线等历史景观

2022-02-08 10:4732290

通过利用3D/AR实景导航、虚拟与现实场景交互等能力,数字化复建中轴线等重要历史景观;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金科新区内开展“秒批”“无感审批”“电子证照”等智能场景应用试点……日前,西城区发布了《北京市西城区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示范区实施方案》,这是在北京市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战略背景下,西城区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勾画了数字经济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图谱。

据了解,近年来,西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明确了数字经济为区域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西城区率先发布了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措施,加快推进新基建、新场景建设,引进和培育了一批数字经济优势企业,实施了一批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不断优化。

《方案》的发布,是西城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方案》聚焦三个方面:聚焦西城特色,着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聚焦重点领域,突出标杆引领;聚焦场景示范,推进全方位数字化转型。

在金融街等重点地区建设

一批高感知密度的智慧园区

按照《方案》,将推进六项重点任务:建设安全感知的数据原生城区、打造原始创新的数字金融、弘扬多元融合的数字文化、培育创新引领的数字产业、激活提质升级的数字消费、营造精治善治的数字社会生态。

其中,建设安全感知的数据原生城区的任务中明确,加强绿色低碳赋能。在金融街、金科新区、西单地区等重点地区建设一批高感知密度的智慧园区、智慧社区和智慧楼宇。率先改造和新建一批数据原生基础设施,建设智能照明系统,搭建生态环境全要素智能监测系统。推动数字技术和绿色低碳技术在城市建筑、交通、市政等各领域广泛融合应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绿色楼宇比重,实现生活、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在弘扬多元融合的数字文化的任务中,将支持老旧厂房和腾退空间改造为数字文化产业园区,拓展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和承载力。挖掘系列文化IP,利用VR/AR等数字技术,穿越时空维度,复活擦亮西城传统文化IP,突破地域局限,塑造引入现代文化IP。同时,支持古都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天宁1号文化科技创新园、新华1949文化金融与创新产业园、天桥首都演艺活力区等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打造智慧园区,促进园区内文化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推动5G+4K/8K超高清在演艺产业的应用,建设在线剧院、数字剧场,建设“互联网+演艺”平台,促进线上线下融合。聚焦线上文化创作生产能力,打造一批符合互联网特点规律,适合线上观演、传播的文化产品,惠及海内外观众/听众。促进老字号企业与数字文创企业合作,推出蕴含古都文化、京味文化的联名数字文创产品。

开展“秒批”“无感审批”等

智能场景应用试点

《方案》还将实施六大标杆工程,包括金融数字赋能、古都数字挖掘、智慧商圈打造、城市大脑强基、数字生态提升、数字惠民服务工程。

在金融数字赋能工程中,将对金融街和金科新区进行数字化升级,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慧金融街、智慧金科新区,利用数字技术提升街区管理和服务能力,以更高标准为驻区金融机构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政务服务和专业服务。建成一批示范引领性强的数据原生基础设施,在新建楼宇和现有楼宇升级改造中推广智慧楼宇建设。

探索采用光、波、磁等新型感知技术,统筹部署传感器、高清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基站等多模态多源智能采集介质,推动静态孤立的设施体系重构为智能互联的城市生命体。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园区内开展“秒批”“无感审批”“电子证照”等智能场景应用试点。

而在古都数字挖掘工程中,将通过利用3D/AR实景导航、虚拟与现实场景交互等能力,赋能古都魅力挖掘,推进西城特色文化体验和智慧文旅引领,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可感知、可交互的虚实融合体验。以中轴线申遗为抓手,数字化复建中轴线等重要历史景观,开展中轴线主题非遗宣传展示传播,讲好中轴线故事。

实施“漫步北京计划”,通过数字化场景复原技术,结合文化探访路建设、景观视廊营造、历史遗存保护等,因地制宜建设展示城市发展印记的公共空间节点,使西城全域逐渐成为独具魅力的城市博物馆,塑造城市印记节点空间。

聚焦无人零售等新业态

打造数字消费标杆企业

《方案》中明确打造四类标杆企业,包括打造数字赋能、数字金融、数字文化、数字消费标杆企业。

争取金融机构和央企衍生数字金融企业落地西城,吸引全球科技龙头企业设立数字金融板块,推动培育形成百亿级数字金融领军企业和千亿级综合性数字金融集团。积极孵化一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细分领域底层技术“单项冠军”和数字金融“独角兽”企业;聚焦无人零售、智慧商圈等新业态,鼓励支持企业加大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共性关键技术突破,打造一批数字消费标杆企业,实现集群引领等。

此外,《方案》还建立起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源、数据资源在西城区先行先试;争取“两区”建设中的先行先试政策在西城区率先落地;加大对数字经济领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和服务力度。引导数字经济就业新需求,完善数字经济就业支持保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在户口、工作居住证、就医、子女入学、人才公租房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等。

据悉,按照《方案》,到2023年,西城建成一批示范引领性强的数据原生基础设施,数字金融中心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效应大幅提升,公共数字文化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培育出若干数字文化知名IP,央企数字化转型工作全面推进。

到2030年,西城将被打造成为数字产业驱动、产业数字赋能、数字场景引领的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示范区。建成全感知高安全的数据原生城区,建成全球原始创新的数字金融中心、彰显古都魅力的数字文化中心,建成央企数字化转型与新兴数字产业的集聚高地、特色与活力兼备的数字消费高地、精治善治的数字治理高地,构建“一城区两中心三高地”的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泸州泸县建筑业协会服务建筑行业成绩显著
春光正好,奋进当时。4月25日,泸县建筑业协会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五一”劳动节表彰大会在泸州泸县建筑总部隆重举行,县政协副主席朱兵及县财政、民政等部门领导,建筑行业精英、企业代表与齐聚一堂,共同回顾

0评论2025-04-29169

海螺集团携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及华为发布水泥建材行业首个大模型
日前,由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海螺集团、华为联合举办的水泥建材人工智能大模型成果发布会在安徽芜湖成功举办,这是水泥建材行业首个大模型,在行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2024年4月,为进一步推动AI技术

0评论2025-04-29140

业界专家探讨通过技术突破助力建筑节能新生
2025中国制冷展近日在上海开幕,其间举办“AI智启建筑新生”发布会,业界专家探讨如何通过软硬件技术突破与协同,助力建筑节能新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徐伟在致辞中表示,作为碳排放“大户”,要实现碳中

0评论2025-04-29182

江西建筑业发展“三量齐升”
建筑业作为江西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在稳经济、稳就业、稳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自江西建筑业产值突破万亿元大关后,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坚持以科技为引擎、向创新要动力,打造了一批数字设计、数控生产、智能

0评论2025-04-22217

AI让建筑业“涅槃重生”
当前,建筑业整体信息化水平相较于其他行业,相对滞后。究其原因,无外乎建筑业本身的特点所致。建筑产品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产品,其他行业的产品都是固定生产线生产的“流动产品”,而建筑工程是由一个流动的生产线生

0评论2025-04-22214

吴中推动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绽放新彩
近日,江苏省苏州太平天国军械所遗址项目保护修缮启动。此次修缮将通过香山帮传统营造技艺和现代修缮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还原老宅历史风貌,同时融合全新业态,推动老宅焕发新生。作为“香山帮”的发源地,近年来,苏州

0评论2025-04-2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