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快讯首页 频道列表

首个项目交付!前海率先全国试点深港融合建筑师负责制

2025-08-22 11:351950
全国首个由港企全流程参建的深港融合政府投资项目——前海创新教育集团前湾学校宣布完工启用,项目责任建筑师香港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严迅奇如是高度评价。
同一时间,现场正式发布《深圳市前海合作区建设工程深港融合建筑师负责制管理办法(试行)》,并举行“香港政府新工程合同(NEC合同)试点应用研究项目”签约仪式,标志着深港建设领域规则衔接改革走实走深,迎来深层次、突破性进展。
深港制度创新和规则衔接是前海的重要使命。早在2023年,前海就推出“前海建设工程管理制度港澳规则衔接改革方案”,聚焦“规划设计管控、工程监管、计量计价、招标投标”等六大领域推出14项改革,探索符合港澳及国际通行规则的工程建设模式。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香港及国际通行“建筑师负责制”和“三方责任主体”管理模式。
与内地建筑师大多只负责设计部分不同,香港是实行“全程服务”概念,即建筑师设计之后,将从原设计概念一直落实到最后,确保设计完全落地。长久以来,这成为深港建筑工程领域规则衔接的障碍。改革的目的则希望在合理考虑深港两地制度环境差异基础上,探索制度规则融合点。
此后,前海开启了实践之路,位于前海前湾十单元的前海创新教育集团前湾学校项目正式首批试点之一。该项目由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建香港全流程实施,该公司于2020年即率先完成全国首个香港工程机构资质备案,首批获取港澳专业人士执业资格,并成为首家获内地4项特级资质的香港承建商,系统性破除两地执业壁垒。
“在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陆续打通企业跨境备案、专业人员执业互认、银行保函金融衔接、安全生产许可互认等关键环节,引入香港智慧管理、劳工保障等多项特色工程管理类体系,形成可复制的深港工程规则衔接全链条解决方案。” 中建香港项目经理何肇基说。
同时,项目借鉴“香港认可人士制度”及“三方责任主体”管理模式建设,由香港许李严建筑师事务所等团队主导勘察、设计、监理全过程,成功实践“深港融合”工程建设模式。
“核心难点是‘时间磨合’。同类规模建筑项目在香港通常需48-60个月完工,而深圳仅用31.5个月,设计与施工时间高度紧张。为此,我们创新性地组建由香港建筑师、结构工程师、设备工程师和内地施工团队共同驻场的‘驻地盘管理团队’,以便及时统筹处理施工中的突发问题,推动项目保质如期完工。”该事务所高级建筑师、项目驻地盘负责人郑文宏在项目建设期几乎每天都往返于深港两地。
“深港融合建筑师负责制”正式落地
经过两年实践,前海这一建设工程领域的港澳规则衔接改革亦从纸上变为现实,并在完善和细化后,正式发布《深圳市前海建设工程深港融合建筑师负责制管理办法(试行)》(下称《办法》)。
《办法》明确,“前海深港融合建筑师负责制”是指以建设工程项目责任建筑师为主导,依托所在设计单位为实施主体的建筑师团队,对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组织、管理、经济和技术等服务,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勘察、设计、监理、驻地盘服务等全过程咨询,最终提供符合要求的建筑产品及服务的工作模式。
该制度将采用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由“建设-施工-建筑师团队”为责任主体的“三方责任主体”管理模式。
前海管理局及局属企业投资的符合“投资额在2亿元以上且工期超过1年”的房屋建筑类项目,以及“投资额在5千万以上且工期超过1年”的交通、园林绿化、市政水利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等非建筑专业牵头项目工程,原则上都将采用“前海深港融合建筑师负责制”。

“前海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改革,试行由内地实行的‘五方责任主体’转为香港及国际通行的‘三方责任主体’管理模式,为香港专业人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自身成就创造了条件。期待此次新政发布后,能吸引更多港企港人参与前海建设。”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教育科技部副部长叶水球说。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一级巡视员周蔚指出,前海作为深港合作“桥头堡”和制度创新“策源地”,推行这一规则衔接,将成为“香港和国际高标准管理与内地建筑业先进生产力融合的典型案例”。“前海要谋划更多项目践行建筑师负责制、新工程合约、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安全智慧工地系统等,连点成链,深化打造‘前海样板’。”周蔚说。
香港发展局常任秘书长刘俊杰也表示,前海的高速发展不单扩大了香港建造业界的发展空间,也提供平台让香港业界运用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工程经验和技术,助力前海建立一套备受国际认同的建设管理制度。
“前海将加强与香港发展局、香港专业学会及机构的合作,在绿色建筑、模块化集成建筑、新工程合约(NEC)体系、智慧工地系统等领域推出更多改革创新成果,加速建设领域深港人才、制度、市场双向融合,为国家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探索新路径。”前海管理局副局长谢晖晖说。
“香港可成为建筑业‘超级联络人’”
为整合两地优质评标资源、引入多元评价维度,深圳还首创建立了“香港评标专家库”,并现场为首批50位香港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库颁发聘书。
今后专家库将为深圳重大工程及民生项目提供独立、专业、权威的第三方评审支撑,依靠香港专业人士的国际项目建设经验,有效提升评审的科学性、公正性与前瞻性,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

与此同时,“香港政府新工程合同(NEC合同)试点应用研究项目”也正式签约,前海将委托香港特纳唐逊有限公司,与香港发展局一起,推动前海版NEC合同尽快出台。
新工程合约(New Engineering Contract,NEC合约)奉行伙伴合作理念,将通过建立有效机制,促使工程项目各方利益相关者建立信任,以达到共同的工程项目管理目标。截至目前,香港已有760项工务工程应用NEC合约,总合约造价超过5100亿港币。
“香港工程界长期应用国际标准,在NEC工程合同管理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未来香港可成为国家建筑业‘超级联络人与超级增值人’——通过NEC等国际规则本土化,推动内地工程管理从‘成本导向’转向‘价值导向’,最终助力中国建造‘走出去’。”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周健德说。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