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17577622

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重视绿色设计 事半功倍实

   2023-03-15 中华建筑网4690
导读

“绿色设计”包含“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是实现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前序路径。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总规划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长期关注绿色设计,在今年两会上,他带来了关于重视绿色设计,积极争取气候变化国际话语权的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建筑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重视绿色设计 事半功倍实现双碳目标

“绿色设计”包含“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是实现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前序路径。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总规划师,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吴晨长期关注绿色设计,在今年两会上,他带来了关于重视绿色设计,积极争取气候变化国际话语权的建议。

2020年12月30日,中央深改委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首次将“绿色设计”写入中央文件。2023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再次写入“绿色设计”。

近三年来,各部委文件中“绿色设计”一词已屡见不鲜,成为普遍共识。《中美关于在21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也写入“绿色设计”。欧盟推出《绿色新政》,制定一系列绿色设计指南文件,将深刻影响出口欧洲的产品及其生产企业,乃至所在园区。

微观层面,绿色设计可以创造各类绿色产品、绿色建筑;中观层面可以在大型工程、城市规划、创建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社区方面发挥系统性优势;宏观层面,绿色设计有助于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参与优化社会治理、服务地方战略决策,从而实现对生产生活生态的统筹兼顾,达成绿色发展目标。

“决策前充分运用绿色设计手段,可以解决诸多不协调、不协同、不联动带来的问题。”吴晨告诉记者,绿色设计对实现双碳目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中央已开始重视绿色设计,但在实践调研中,吴晨发现许多省市、行业还不清楚如何入手运用绿色设计、如何促进绿色设计发展。一是各领域开展战略规划时尚没有充分应用绿色设计手段,绿色设计专业机构、专家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微观层面,产品和建筑绿色设计已经有了一批标准和规范,但中观和宏观层面绿色设计尚未广泛发挥作用,更缺少标准。二是虽然绿色设计已进入中国官方语境,但在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格局中,“绿色设计”尚未对增强中国话语权发挥作用。中国作为经济体量大国和能源消费大国从源头绿色设计入手实现节能减排就是对人类和地球的重大贡献,这一认识需要进一步得到强化。三是欧盟《绿色新政》对产品制造及所在园区的诸多要求尚未被中国出口企业普遍了解,尚无应对之策。出口企业和所在园区迫切需要绿色设计专业指导。四是国内尚没有可以展示中国绿色设计成就的载体场所,难以向世界直观展示中国推动绿色发展的前端智慧和责任担当。各地的绿色设计实践未经发掘、提炼,无法形成强大的社会正向引领力量。

基于此,他带来了几项对策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发改委引导各地发改部门充分运用绿色设计手段,统筹各方要素,深化编制十四五规划实施方案。在区域绿色发展、生态城市规划、绿色智慧建筑、数字智慧工厂、未来社区等领域加强绿色设计的绿色引领作用。通过建立总设计师制度、绿色设计专家委员会制度等增强各方前端绿色决策的能力。支持建立一批绿色设计研究机构、认定一批绿色设计专家、人才,形成支撑绿色发展的绿色设计力量。

二是建议市场监管总局支持参与编制绿色设计国际标准,联合多国专业组织形成绿色设计系列标准。建议生态环境部在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多边机制会议时提议将“绿色设计”纳入对话议题,进一步成为国际共识和工作组成。从而有助于更多中国企业和机构以绿色设计服务参与全球绿色发展、绿色一带一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是建议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商务部、住建部加快与《欧洲绿色新政》相关机制展开对话,支持中国企业提升绿色化水平、增强低碳产品出口能力。建议住建部支持开展中外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合作,促进共赢共建。进一步扩大绿色设计产品评定,支持建设一批地方性绿色设计协会组织、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绿色设计中心,形成强大带动力。

四是建议在北京市率先创建“国际绿色设计科技园区”,引入绿色设计代表性机构,展示中国绿色设计成就,开展国际绿色设计合作。鼓励各地逐步建立一批绿色设计示范园区或者绿色设计展示馆,树立典型、楷模。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507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