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快讯首页 频道列表

科技赋能 充电安全又安心

2024-03-04 19:002660

因节能环保、轻便等优点,电动自行车成为不少市民日常短途出行选择的交通工具。但近年来,因电动自行车入户充电、人车同屋而引发火灾的事件屡有发生。一些城市安装智能阻车系统,“拦截”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从源头消除火灾隐患;还有一些城市大力推行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工程,增加智能充电桩数量,满足居民对电动自行车的安全充电需求。

在上海市嘉定区练祁佳城阳光嘉苑东区,居民楼前、电梯口处均贴有“禁止电动自行车进楼道”标识。如果有居民推着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电梯便会发出语音警告和灯光提示——“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请立即退出,谢谢合作。”相关负责人说,这是社区为杜绝电动自行车搭乘电梯所安装的智能阻车系统。“我们社区的电动自行车数量特别多,管理难度较大。通过技术手段识别,只要有电动自行车进入楼栋,电梯就会进行语音提示并停运,直到电动自行车退出后电梯才恢复正常运行。”

智能阻车系统的安装将电动自行车拒之“梯”外,也为楼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上了一道“保险”。“前两年楼道里经常能看到随意停放的电动自行车,一旦起火,遭殃的是整栋楼。现在这个系统启用,情况变好了,我们都安心了很多!”居民许女士连连称赞。

同样,在菊园新区柳湖景庭小区,4台住宅电梯试点安装智能梯控系统的同时,还纳入了菊园新区“一网统管”平台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一旦发生电动自行车上楼、电梯关门异常等状况,后台会第一时间将告警信息准确推送给属地物业服务企业和居委会工作人员,派单处理后形成闭环。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电动自行车严禁进入楼道和电梯,谢谢您的配合……”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石榴花园小区启用了智能阻车系统,每当有居民把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时,系统便会发出警报。据了解,该小区住户共4196户,电动自行车有3000余辆,管理体量大、难度高,为切实消除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带来的火灾隐患,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利用科技手段解决这一难题,在电梯内安装智能阻车系统,通过技防手段加强对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现象的管控。

浙江省宁波市也持续推进“智慧云梯”阻车系统的安装工作。和顺家园是宁波市鄞州区规模最大的保障房小区,居民大多选择电动自行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据初步统计,小区共2591户居民,电动自行车有2000余辆。“以前,一些居民担心自己的电动自行车停在集中充电处容易被盗,就习惯性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停放在自家门口充电。”小区物业服务企业负责人说,这不仅增加了电梯运行风险,而且违规充电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

自从“智慧云梯”阻车系统正式投入使用,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一旦有居民将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就会被系统自带的摄像头捕捉识别,电梯会即刻暂停运行并自动响起语音提示:“电动自行车入梯属于不安全乘梯行为,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将电动自行车移出电梯,谢谢配合。”等电动自行车移出,电梯就会恢复运行。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宁波市已经安装了4000台“智慧云梯”阻车系统。

除了“堵”住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的入口,安徽等地还在“疏”上下功夫,进一步完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配置,安装智能充电桩,助力解决居民充电难的问题。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同城花园小区的一处车棚里,栏杆上挂着配电器和一排排插座,一辆辆正在充电的电动自行车整齐停放。“使用特别方便!用手机‘扫一扫’,支付费用后就立刻开始充电了。”正在使用智能充电桩为电动自行车“续航”的居民章女士说,“平时在手机上就能看到充电桩的使用空余位置,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充电功率,随时了解充电进度,功能很强大。”

据了解,此处的智能充电桩具备过流、短路、漏电“三重”保护,充电过程更持续稳定、功率不限流。充满之后充电桩自动识别并断电,避免过度充电,最大限度提升安全系数。运维人员还可通过平台实时掌握智能充电桩运行情况,充电桩发生故障会自动告警,方便运维人员最快时间赶到现场完成维修和消除隐患,确保设备运行平稳。

河北省石家庄市则在部分小区安装无线充电桩,尝试通过“新技术”来解决“老难题”。

在联盟小区西雅园5号院西侧围墙边,并排安装着不少电动自行车智能无线充电桩,墙上张贴的一张充电指南提醒车主如何充电和充电时的注意事项。“这种无线充电桩挺新颖的,不需要充电器。只要将电动自行车停到指定位置,通过手机小程序操作就能开始充电。”居民李女士一边说一边将电动自行车按要求停到了指定位置。当李女士把车子停稳时,一旁绿色桩体上的指示灯由绿色变成了蓝色,代表充电就绪状态,她随即打开小程序点击“开始充电”,此时指示灯又由蓝色变成了红色,表示正在充电。“一般情况下4小时就充满电了,真是方便快捷。”李女士笑呵呵地说。

据悉,这种无线充电桩通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来实现大功率电池无线充电。使用无线充电桩前,充电桩安装公司会统一给使用者的电动自行车安装一个接收器,当接收器与发射器水平相对间距为2厘米时,为最佳充电位置。

“这就是免费安装的接收器。”李女士指着电动自行车前轮的黑色装置说,她是联盟小区首批安装无线充电桩接收器的30位用户之一。住在西雅园5号楼的张先生也是使用者之一,他说,自从楼下安装了这种无线充电桩,再也不用“飞线”充电了,更加安全、安心了。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业界:推动科技创新 强化工程建设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面前,工程建设领域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人才建设为支撑、以全球市场为舞台,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日前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举办

0评论2025-02-26349

安徽华仕龙建材取得建材装饰膜印花装置专利,避免装饰膜出现褶皱情况
金融界2025年2月1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安徽华仕龙建材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建材装饰膜印花装置”的专利,授权公告号 CN 222475682 U,申请日期为2024年6月。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装饰膜加工

0评论2025-02-18213

河南平顶山出台条例 提升农村自建住房建设管理法治化水平
据河南省平顶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消息,《平顶山市农村自建住房建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施行,为加强农村自建住房管理提供有效法治保障。

0评论2025-01-17229

变与不变——关于城市体检工作方法的思考
从2018年开始,住房城乡建设部即开展城市体检工作,2019年选择11个城市开展体检试点,2020年选择36个样本城市全面推进城市体检工作。2021年,城市体检样本城市数量扩大至59个。与此同时,各省也逐步开展省级试点工作,地级市、市辖区、县(市)加入到城市体检的行列中。当下,通过城市体检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推动系统治理“城市病”的新规划建设理念已被各级城市主管部门熟知并运用。

0评论2025-01-17262

清理河道垃圾践行环保理念
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党委组织全乡各村党员志愿者开展“党员活动日”志愿服务活动,400多名党员志愿者分赴董铺水库、滁河干渠、南淝河等河道沿岸清理河道、河岸漂浮物和可见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生态环保理念,扮靓乡村环境。图为志愿者在捡拾河道边的垃圾。

0评论2025-01-16267

河道与城市发展有机共生的上海新实践
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上海市水务局联合编制的《上海市河道规划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面向社会公众公示征询意见。

0评论2025-01-16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