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头条快讯首页 频道列表

“青年文明号”团队助力建筑智能科技从“云端”走向“一线”

2025-07-16 14:151960
在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安徽淮南,由中国能建建筑集团承建的平圩电厂四期项目、洛河电厂四期项目建设现场,AI赋能安全生产,施工区域上演“机器人总动员”,青年团队运用BIM技术为项目“保驾护航”。该集团坚持科技创新、数智赋能,“青年文明号”团队、青年突击队等扎根一线,助力智能科技从“云端”走向“一线”。

步入平圩项目施工现场大门处,升级版的人脸识别系统不仅不“脸盲”,还借助AI快速通过摄像头识别工人是否佩戴安全帽、穿戴反光衣。项目安全部部长李进富说,集团青年自主研发的网格化管理平台上实时显示门禁记录、移动巡检记录和提醒预警功能,真正实现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无死角”。
“滴,滴,滴,风力6级,请停止作业……”在数字全景塔机集控驾驶舱内,屏幕上全方位展示施工场地全景和塔吊不同角度施工实况,驾驶员拥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超能力”。

现场多个智能设备的高效运转,得益于该集团总部、项目两级数字化管理平台,巧妙集成AI视频监控、实名制、安质环、塔吊安全检测、720云等40余项智慧工地模块,实现对项目现场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
平圩项目冷却塔为世界首台双机组合并配水的超大型全混凝土结构“两机一塔”,塔高238.9米、直径181.7米,是世界最高、体量最大的全混凝土结构冷却塔,施工难度大。项目组织青年突击队技术骨干投入行业级航测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与AI识别技术,实现隐蔽人员识别与安全巡检。
“不仅如此,航拍还能快速采集现场数据,生成三维实景模型,精准测量长度、面积与体积,大幅提升管理效率与安全预警能力。”中国能建“青年文明号”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马谦说。
同样位于淮南,洛河电厂四期项目7号机组建筑加工场仅有2500平方米,这里既是现场主干道的“要塞”,又是塔吊运转材料的关键区域,面积狭小可谓是“螺丝壳里做道场”。


洛河电厂四期项目负责人田源说,青年团队将智能建造与总平面布置同步策划,对锅炉安装区、汽机平台区域区建立三维数字策划样板,提前排除错漏碰缺问题,提升科学性和美观度。同时,青年职工通过BIM技术对烟囱和冷却塔关键部位反复模拟演练,为主体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业界:推动科技创新 强化工程建设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面前,工程建设领域如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人才建设为支撑、以全球市场为舞台,大力发展现代建筑产业,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日前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举办

0评论2025-02-26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