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270268578

科技赋能民生福祉 创新引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解码中建海龙的智慧建造之路

   2025-04-08 大皖新闻1740
导读

在北京市西城区桦皮厂胡同,一座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危旧住宅楼,仅用三个月便完成"原拆原建"。这场城市更新的"加速度"背后,正是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自主研发的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C-Mi

在北京市西城区桦皮厂胡同,一座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危旧住宅楼,仅用三个月便完成"原拆原建"。这场城市更新的"加速度"背后,正是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自主研发的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C-MiC)技术在发挥关键作用。作为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旗下的科技领军企业,中建海龙以"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创新理念,将工业化思维融入建筑全生命周期,为改善民生福祉、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海龙方案。


面对城市更新改造中普遍存在的施工扰民、周期冗长、资源浪费等难题,中建海龙以技术革新重塑传统建造模式。在桦皮厂胡同8号楼项目中,通过将整栋建筑拆解为精装混凝土模块,90%的工序在工厂完成,施工现场仅需进行吊装与连接作业,大幅缩短工期,减少建筑垃圾。

在此项目中,中建海龙的技术团队不仅关注建筑的速度和质量,还充分考虑到了居民的关切。在隔音设计上,巧妙地采用了“三明治”结构,在楼板上下两个模块之间设置了隔声空腔,有效降低了噪声传递,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安静的居住环境。

中建海龙的技术突破源于对建筑工业化的深度理解。中建海龙的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体系是行业的重大发展与创新,为装配式发展提供重要解决方案,能大大降低建筑运维成本。中建海龙对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的运用,实现了行业突破。面对建筑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中建海龙研发的C-SMART智慧工地系统,集成5G、AI、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项目全要素数字化管控,推动建造过程从 "经验驱动" 向 "数据驱动" 转型。

从老旧小区改造到保障房建设,从城市空间更新到基础设施升级,中建海龙始终将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技术体系已覆盖居住、市政等多个领域,通过工业化品质实现 "安居" 与 "优居" 的平衡。在应急保障、乡村振兴等领域,模块化技术的快速响应能力与绿色低碳特性,正为更多群体提供安全、舒适的空间解决方案。

站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潮头,中建海龙正以"模块化+"战略重构建筑业未来。从北京胡同的"民生答卷"到深圳高空的"智慧地标",这家科技型建造企业正以持续创新诠释着:建筑不仅是空间的营造,更是时代文明的载体。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767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