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作为我省首批建筑强市,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省建筑业发展的中流砥柱和重要引擎,近五年建筑业总产值均保持在3000亿元以上,稳居全省第三。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与市场挑战,宁波以创新为引领,以改革为动力,从政策惠企、精准治理、培优育强、创新引领、人才筑基等多维发力,持续推动建筑业发展从速度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走出了具有宁波特色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政策赋能,精准激发市场活力
好环境就是生产力,宁波市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结合行业发展实际需求,靶向施策为企业“松绑减负”。出台《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惠企政策累计兑现资金超1.4亿元。从小切口着手制定《扶持建筑业企业发展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若干举措》,对部分专业工程支持单独发包或参考EPC模式实施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单独发包,为专业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程度“解困松绑”。搭建“普惠型+‘一企一策’”市级助企平台,持续完善“政务直通车”和进甬企业服务联络站平台功能,开展集中培训将扶持政策直通直达2100余家次企业。不断完善工程担保制度,推进工程保函替代保证金,2024年通过综合保险方式为13222家次企业释放保证金43.35亿元、减负3.25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在全省首创房屋市政工程市场行为监督交底制度,发布《房屋市政工程市场行为监督交底告知书示范文本(2024版)》,将监管关口前移,变“事后纠偏”为“事前引导”,有效构建市场“主体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多维共治工作格局,打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相关经验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建设市场监管》专题报道。
二、多措并举,筑牢根治欠薪防线
宁波市高度重视欠薪治理工作,始终将根治欠薪作为保障农民工权益、助推建筑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任务,打出“源头预防、数字监管、联动惩戒、过程保障、精准清欠”组合拳。将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等7项核心要求纳入市场行为监督交底内容,从源头明确责任义务。推动“甬建码”与人社“甬薪精管”系统互联互通,运用双目摄像头等智能技术精准采集考勤数据,全面落实用工实名制。建立人社、住建、公安、法院多部门协同联动治欠机制,发挥“一案双查”作用,对严重欠薪责任单位实施联合惩戒、信用扣分、业务限制,形成全域“一张网”刚性约束。全面落实工程款支付保障措施,推行施工过程结算和无争议部分先行支付竣工结算,保障农民工工资来源。加强欠薪案件排查分析,分级分类建立问题项目清单,实时动态清零管理,提升治理精准度,全面打造“无欠薪”金字招牌。
三、梯度培育,打造企业一流方阵
宁波市立足建筑业企业主营规模、业务特征、成长性等不同维度,建立健全“创建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企业入库培育机制,全面建强企业方阵。注重龙头企业引领,近三年每年均有企业获批特级资质,2025年成功培育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2家,总数达22家,特级资质类别涵盖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石油化工工程等5类,资质类别数量全省第一。推动5家特级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省内设立6家区域平台公司,实现资源整合与市场拓展。强化示范企业培育,累计扶持22家企业获评浙江省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企业,32家企业建成省级技术中心,125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强中小企业帮扶,2024年新增109家企业“升规入统”。
四、创新驱动,引领建造方式变革
宁波市高度重视建造方式系统性变革,大力推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2023年获批浙江省首批装配化装修试点城市,已培育第一批省装配化装修试点企业(综合类)3家,2025年,宁波市3项装配式技术体系代表浙江省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装配式建筑可复制可推广技术体系和产品目录(第一批)。目前全市培育5家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4家浙江省建筑工业化示范企业,8家浙江省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积极探索智能建造发展路径,开展多层次试点、示范申报工作,形成“省级试点企业+部省典型案例”双轮驱动格局。2025年成功培育2家省级智能建造试点企业,1个项目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智能建造典型案例,3个项目入选省级智能建造试点项目,9个项目获评省级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案例。
五、产教融合,激活人才“第一资源”
宁波市始终坚持以人才引领建筑业新质生产力,聚焦整合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等多方资源,搭建“宁波市政校企协同育才平台”,打通产学研用“最后一公里”。举办建筑业类企业专场招聘会,促进土建类人才“甬留甬用”。不断深化校企合作,63名行业导师受聘进高校与校内教师共建“双师制”协同培养土建类大学生,新增21家建筑业企业实践实训基地,建成11个校企合作平台,加速校企合作科研成果转化落地。不断强化高端人才培训,组建集成国内知名院校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的共享平台,举办建筑业企业总裁研修班、建筑业企业技术负责人智能建造专题培训班,首批覆盖企业总裁和技术骨干两个“一百名”。持续夯实产业工人根基,统筹浙江建筑业现代化宁波产业学院、宁波建筑服务产业园等载体,实施产业工人队伍规模化提能,以建筑服务产业园助推建筑劳务集聚发展等两项做法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培育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荣获全省唯一“浙江省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基地”荣誉称号。
宁波市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是政策精准、治理高效、主体强健、技术领先、人才充沛的系统工程之路。不仅实现了自身从“大”到“强”的转型升级,更为全省乃至全国建筑业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宁波解法”。在创新与改革的驱动下,宁波市建筑业正以更坚实的步伐,向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