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册以“建筑之都”为主题,聚焦北京“中轴线”和“京西线”两大主题线路,串联九大片区,整合了中华文明探源、工业遗址、重大科技工程以及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丰富资源,从中精选出52个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地标,并重点推荐20个打卡点,全面展现北京的城市更新成果。
项目学术召集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北京建筑大学教授胡越表示,手册凝聚了众多建筑专家的智慧,旨在以文旅方式传播建筑科学文化,让公众通过建筑读懂北京故事。
活动现场,随着多位嘉宾共同为打卡手册盖上专属印章,“北京建筑之旅”正式启动。
线上线下联动,持续讲好北京故事
对话环节中,来自北京市建筑设计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单位的领域内专家学者、总工程师,分享了正阳门、北京坊、白塔寺片区、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等打卡点的建筑科技文化看点,并就建筑科普工作的意义和北京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李亦农介绍,本次打卡手册发布活动所在的正阳门箭楼4层展厅,面向北京中轴线,是绝佳的游览打卡点。特别是在晨昏时分,游客可在此观赏雨燕环绕古楼飞舞,聆听其清脆啼鸣,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祁斌特别推荐大家打卡奥林匹克公园下沉广场的七个院子。七位建筑师联手分别承担其中一个院落的设计,形成七个院落连续的一个空间。该设计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结合,营造出古今交融的时空意境。
为增强体验感,中国建筑学会即将推出两部导览短视频:“跟随建筑师李兴钢院士走进鸟巢”和“跟随建筑师张利大师走进首钢园”。通过建筑师的专业讲解,公众将深入了解国家体育场与首钢大跳台的建筑科技文化内涵。
据悉,“北京建筑之旅”打卡手册将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发放,助力更多人开启一场发现北京建筑魅力的文化之旅。这不仅是一次建筑科普的创新尝试,更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示北京城市更新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