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云-建筑工程行业的专业平台

微信扫一扫

浏览量:384860033

“十四五”期间,四川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2025-11-10 金台资讯1300
导读

在四川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人民网四川频道联合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设“四川城市高质量发展”专栏,聚焦“人民城市”本质,生动呈现四川各地在城市更新、住房保障、历史文化保护、基础设施提升、智慧

在四川省委城市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之际,人民网四川频道联合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开设“四川城市高质量发展”专栏,聚焦“人民城市”本质,生动呈现四川各地在城市更新、住房保障、历史文化保护、基础设施提升、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实践成果与鲜活经验,全面总结展示近十年来四川在城市发展、建设与治理方面的历史性成就与特色路径,深入阐释四川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与宝贵经验。
近日,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消息,“十四五”期间,四川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由2017年的33%提升至95%,增长62个百分点,绿色建筑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已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高品质项目,推动四川建筑业在全国绿色转型进程中走在前列。
据悉,四川以政策引导为支撑、技术创新为驱动,系统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持续完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绿色发展理念在城乡建设全领域落地生根。中建滨湖设计总部、中国五冶科技中心、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楼改造项目、腾讯成都A地块建筑工程项目等,成为全省高星级绿色建筑代表,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以中建滨湖设计总部为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集成近40项绿色低碳技术,形成了从设计到运行全过程的节能体系。建筑整体采用逐层退台设计和自然通风系统,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00吨、节水约1700吨。屋顶布置865平方米光伏组件,为办公及照明提供清洁电力,展示了“光储直柔一体化”的低碳应用场景。

中国五冶科技中心项目则在建造阶段减少碳排放800余吨,运行阶段年节电超过60万千瓦时,相当于年减碳300余吨。该项目在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智慧运维系统应用方面达到国标AAA级水平,体现了四川绿色建筑的系统化和智能化方向。

此外,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科技楼改造项目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领域提供了有益探索。项目综合运用BIM技术、太阳能光伏发电、雨水回收、智能灯光空调控制、空气质量监测等措施,实现了节能与安全性能双提升。


腾讯成都A地块建筑工程项目则以回字形布局和连续退台设计,兼顾舒适度与节能性,展现了绿色建筑与现代空间美学的融合。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省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同步带动建材产业链创新发展,省政府已将绿色建材纳入到全省重点产业链着力推动,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当前,全省规模以上绿色建材企业413家,拥有有效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994张,产业能级持续增强。
同时,四川创新搭建“天府绿材商城”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全省绿色建材产业资源的全面整合,打通生产企业、供应商、采购方等多方主体的沟通壁垒,构建起“供需信息实时共享、合作对接高效链接”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助推绿色建材产业从区域集群向全国供应链核心节点迈进。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以“双碳”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建筑标准化、产业化、智能化发展,深入实施绿色建材下乡和政府采购支持政策,加快形成以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绿色施工为支撑的城乡建设新格局,为建设美丽四川和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jzy88.cn/news/show-799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微信二维码
小程序二维码

咨询电话

400-850-1518

版权© 建筑云   京ICP备2020049178号